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在香港大學的亞洲環球研究所,對一批「AsiaGlobal Fellows」演講介紹全球定位下的香港,其中一位是來自尼日利亞埃多州(Edo)政府的Charity Amayaenvbo 。他現在主要負責稅務,從前當過州長的行政總裁,也曾在銀行工作,此刻在香港考察,遇上百年難得一遇的特大風暴,腦海自然充滿問號。當他問到香港和北京關係,我答「自治程度本來還高過比亞法拉(Biafra)」,於是他知道我對非洲略有研究,就約了出來深入詳談。想起來,我到訪尼日利亞已是十年前的事,當時經歷屬典型的第三世界:穿州過省坐的車半途壞掉要晚上推車,進入民間以火設置的半路障半嘉年華,在機場為了叫停已起飛的小航班而對警察大派現金,在北部清真寺被教長當作美國間諜盤問(當時我在華盛頓工作)…… 想不到這類經歷,居然一律在今天的香港,再遇上一次。更想不到的是尼日利亞朋友看見今日香港,也有我那些年在他家鄉的感受。

週末抗爭的「香港模式」之謎

「我在尼日利亞的家人、朋友紛紛致電關心我,擔心我在香港的安全,因為他們從電視上知道香港出現大型騷亂。」Charity說起來一臉笑意,因為他親歷其境,認為香港依然很安全,只是很難和鄉里解釋。「按我們國情,抗爭一開始,就會不死不休,直到成功爭取、或被全面鎮壓為止,所以大家都會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參與,要麼就不會開始。但香港完全不同,星期一至五大家都會如常上班、上學,到了週末群眾才會出來,然而無論怎樣激烈,也是限時限刻,同一批人到了星期一,又會變身上班族和好學生。我們一出現衝突,必然有大量死傷,雙方都不再留手,但我看其實香港的衝突雙方,按我們的標準,也依然沒有很暴力。我用了很長時間,也未能令家鄉的朋友理解,而我想對尼日利亞人而言,因為國情不同,這模式可能是永遠理解不了的。」

說理解不了,那他是否暗示抗爭應該想「尼日利亞模式」那樣,才是「勇武之道」?「當然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不同情況,必須選擇最適合自己情況的模式。像尼日利亞,我們是產油大國,但民間貧窮,只要抗爭封掉了油廠,工人集體罷工,基本上就能癱瘓地方經濟,逼使政府談判,同時也影響不了一般民生,不會影響支持度。但香港恰好相反,作為一個人口密集的國際大都會,很難找到一個既能有效打擊官方經濟命脈、又不用影響民生的抗爭模式,所以週末示威其實是符合經濟學定律的群眾智慧。」果然旁觀者清。

說到香港示威者的「五大訴求」,想不到Charity也瞭如指掌,不過尼日利亞作為全球對中國最友好的國家之一,這位尼日利亞地方官員的立場,自然和香港青年不盡相同。Charity在香港期間,曾在現場與示威者交流,問他覺得香港人在爭取甚麼:「我明白他們是爭取民主,也覺得像獨立調查委員會一類訴求,香港政府不應該不答應,因為從民意反應,這代表絕對大多數。但說到普選,北京會視為這是邁向公投、全面自治、乃至獨立的中途站,所以真正的對手在北京,不在香港,他們應該找方法直接和北京討價還價。按我的觀察,北京目前雖然不會對原則問題退讓,但像改革警隊一類非原則性問題,是有成功機會的,但也需要北京首肯。只要做到這一點,民氣就可以保存下來,誰能期望一步登天呢。」他對抗爭者印象難忘,一來是他們的勇氣和能力,二來卻是他們對大策略的缺乏:「我問過一些能英語對答的年輕人,他們對中國全不感興趣,但假如這是你們的對手,怎能不了解呢?」

論持久戰:比亞法拉「攬炒」,反而重獲新生?

說到逐步邁向「持久戰」的香港,還真的要參考尼日利亞的經歷,希望無須經過那種恐怖,也能達到新生。尼日利亞是一個聯邦國家,也是宗教、民族的大雜燴,東部、西部、北部形同國中之國,東部的伊博族(Ibor)大多信仰基督教,控制了產油區,英國殖民時代屬於精英階層,教育文化程度相對最高,對尼日利亞獨立後由北部掌權的新政府心生不滿,在1967年宣佈獨立,建立「比亞法拉共和國」。悲劇在於比亞法拉人以為前宗主國英國會支持他們,因為他們比當權派更認同英國核心價值,文化差異較少,但最終在冷戰格局下,英國居然和蘇聯一起支持政府軍,最終比亞法拉支持了三年,彈盡糧絕投降,導致二百萬人餓死,國際政治的現實主義,也發揮得淋漓盡致,堪稱「攬炒」。

但原來「攬炒」的背後,還有後續:「這場內戰對我們國家而言,始終是永恆的傷痛。我不是伊博人,自然主張國家應該統一,否則尼日利亞就會四分五裂,我想北京對香港、西藏的考慮也是一樣的。但話說回來,比亞法拉覆亡後,伊博人確實受到不公平待遇,自此再沒有能擔任中央核心領導,就業也存在歧視,大量伊博人精英出走到西方,但伊博人的身份認同反而越來越強。剩下來的伊博人其實也有自己的民意代表,只是反抗領袖也不爭氣,都是一些貪污腐化、以權謀私的投機份子,每每說是代表人民,其實卻是拿到領袖地位後就中飽私囊,中央政府有了他們維穩,才能控制局面。」

這樣說來,香港現在的「無大台」抗爭,似乎也有比亞法拉後內戰時代的特色?「這時代我們都不會支持再有戰爭,但現在的比亞法拉獨立運動,到了互聯網時代,卻逐漸變得很受歡迎。有了戰爭的回憶,比亞法拉始終和尼日利亞中央政府有強大隔膜,而在網上,這成了一個流行文化。他們全靠Facebook、Instagram等傳播訊息,擁有無數分靈體,或預先錄製的聲音檔案,也有不少社交媒體工具,像我們的電郵有時一打開就接到比亞法拉獨立訊息,口號都是『帶回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時代』一類(令人想到「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從網上資料得知,比亞法拉運動雖然有一定架構,流亡政府、影子政府、虛擬護照、獨立貨幣等,但Charity認為運動「已經無明顯領袖,沒有全族領袖、只有個別範疇的領袖,青年卻喜歡這樣的組織模式。」

當然,純粹的網絡存在並不足夠,在本土,伊博人依然有出現抗爭,遊走東部各地的游擊戰,有時也會杯葛選舉,因此相關組織都被中央政府列入「恐怖組織」。而有了他們的抗爭,尼日利亞的資源優勢始終未能全面發揮,始終屬於第三世界,東部問題至今都是計時炸彈,但伊博人真正的元氣,卻已經散落全球,靠「國際線」維繫下去。「我們常說,有人類聚居的地方就有伊博人,他們現在有超過一千萬人口在尼日利亞境外,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地落地生根,建立組織。那裏的伊博人很懂得營商,慢慢建立了自己的全球經濟網絡,生活相對理想,又反過來強化了本土伊博人備受剝削的感覺。畢竟這是全球化時代,很難封鎖網絡,比亞法拉不但死灰復燃,還得到全新的生命。你說他們的未來希望?我想,只要這波全球比亞法拉運動持續下去,而尼日利亞中央政府也不見得管得很好,總有一天雙方會講數,Engagement 才是王道,在同一屋簷下各取所需,不很好麽?」

後記

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也是OPEC成員國,發展潛力不俗,近年成為中國重點拉攏對象,朝野普遍親中,但隨著中國投資越來越多,境內也開始出現不同聲音。香港發生的事,對世界各國都有輻射效應,雖然正如Charity所說,尼日利亞人只會從電視新聞對香港亂局有簡單印象,不會深究前文後理,就像我們安坐家中消費伊拉克、敘利亞的「人血饅頭」,但當慢慢聯繫到身旁,例如為何中國勞工在尼日利亞會被綁架,何以「一帶一路」逐漸在緬甸、斯里蘭卡、馬來西亞遇到瓶頸,全球化時代的蝴蝶效應,很容易得出全球覺醒的效果。

上次在尼日利亞北部,造訪了一個「卡諾酋長國」,走進昔日的卡諾王宮,已經變成遊客景點,「朝臣」穿上誇張的傳統朝服,坐在宮外等待打賞,不過卡諾酋長依然接待政府官員和外賓,作為「酋長國」依然存在的圖騰。某程度上,這也是一種「一國兩制」,反而比亞法拉連這類形式上的「酋長國」也沒有。究竟香港「一國兩制」的前途,更像「卡諾酋長國」還是「比亞法拉共同體」,此外還有沒有其他道路,不但Charity這位過客不會知道,我們身在局中,也沒有人能預知。但持久戰、信息網絡、國際戰線,始終是維繫Identity的不二法門,「Be Water」始終是王道,無論主體是甚麼。而且一談及這哲學來自李小龍,非洲人,誰都懂,而且肅然起敬。

星期日明報

Comments

SF

感激教授團隊常常教育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