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Join the new SimpleX Chat Group!

Content


以巴衝突再次在加沙爆發,而這樣的衝突其實每數年就有一次,最新發展是以色列炸毀了加沙的半島台、美聯社大樓,認為那是哈瑪斯的軍事基地。十年前,加沙戰爭曾造成數千人死亡,聯合國估計八成是平民,數字之高,舉世震驚。以色列和管治加沙的哈馬斯都認為是對方責任,哈馬斯譴責以方違反國際法,無差別攻擊平民;以色列同樣斥哈馬斯違反國際法,以平民為「人盾」掩飾軍事攻擊,並抹黑其形象。

究竟真相如何?十年前,我曾有以下觀察:

客觀事實是,以軍攻勢造成大量巴人傷亡,而部分攻擊目標有哈馬斯軍事設施,有些則沒有。那麼,應怎評價?我到過不少國家,包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但沒進入過加沙,故希望看看曾到過加沙的兩位朋友、華人世界最著名兩位戰地女記者——張翠容與閭丘露薇,有怎樣的觀察。

有趣的是,二人雖均有親身經歷,觀點卻迥然不同。張翠容批評媒體「強裝持平」,她一直傾向批判以色列,引述加沙巴勒斯坦人說:「又是以軍要向我們集體懲罰的時候,又是什麼定點清剿的詭計,不惜讓無辜居民陪葬」,明顯有其認同在內。

閭丘露薇則認為,哈馬斯確有拿平民當人盾之嫌。她稱:「我們在當地也可看到,它把這些武器放於平民設施中,包括在聯合國的學校內…… 另一點是對於平民的保護問題,因為它有呼籲民眾不要聽以軍的勸諭,離開你的家,留下來用你的身體來保護家園,這一點在我看來,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

其實,研判人盾不人盾,是有一定客觀標準。首先是資訊是否透明,假如攻守任何一方沒向遇襲平民確切警告,自有明顯責任。但若平民在資訊充足下,仍自願留在危險地區,則難被算作人盾。加沙巴人對受襲習以為常,亦有心理準備,與被迫的人質頗不同。

其次,是警報有否公信力,假如雙方都對平民提供警報,就得看往績。對巴人而言,要是以方每次攻擊都有精確預報,沒報的就不炸,也不會不愛惜生命。但只要有例外,便不會重視之,反之亦然。

第三,軍民區別是否分明。在正常國家,軍事區與平民區涇渭分明,若軍人刻意化整為零,形迹就太可疑。但整個加沙面積僅360平方公里,居住了180萬人,加沙市更只有45平方公里,即半個香港島的大小。哈馬斯既是管理加沙的政府,也是軍事組織;布滿全境的加沙地道既屬軍事設施,也是平民通道,還是與外界唯一接觸面。要找一塊完全無戰略價值的土地,根本不可能。

最後是否符合比例。若以方認為哈馬斯把火箭藏於醫院或學校,但明知攻擊會造成重大傷亡,則還得有相對計算。那是極先進的攻擊性武器,還是可輕易製造的土製火箭?對戰爭有否決定性影響?同樣是殘害平民,二戰美國對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就有完全不同的評價。

按以上原則,雙方依然會各說各話,打公關戰,但從環境證供,看不到哈馬斯刻意使用人盾戰略。然而,以廣義角度,加沙這樣人口極度稠密、完全封閉、軍民合一的實質戰區,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存在,是一個巨型人盾,哈馬斯即使什麼也不部署,也可說是有了使用人盾的效果。

要停止「人盾辯論」是不可能的,雙方也只會用本身的友好媒體,把其中一面的觀點傳播開去。就看世人傾向「翠容觀」還是「閭丘觀」了。

信報財經新聞

Comments

44yen

Thank you for your analysis! To a regular joe like me you have provided some key insights to attempt to grasp the situation. One thing I am still unclear is who has instigated the conflict.

Tony Ng

香港人都好大機會成為中共侵臺嘅人盾 尤其利用前年消失啲後生抗爭者

Jon T

Thank you for the perspective Simon, especially regarding the allegation of human shields. It was helpful to understand how the density of the population along Gaza affects the outcome of the conflict, when civilians are often the collateral damage. Unfortunately this complex issue won’t resolve overnight. Simply put, when there are two warring neighbours, both sides claiming to be right, the fighting simply won’t stop. Additionally, there are autocrats with their relentless quest for power and suppression of the opposition, fuelled by rabid nationalism and disinformation, acting as a fuse for the tinderbox. NYT provided a succinct analysis the root cause of this latest chapter of the ongoing conflict. 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5/world/middleeast/israel-palestinian-gaza-war.html?referringSource=articleShare

Wis

Depends your definition of instigation. For this instance who shot first? Hamas, holds true most times. But then you mix in the tear gas at temples, continued resettlement, all of a sudden the case isn't quite so clear. Adding to the fact that Israel has always had (and continue to have) the backing of US to "defend its rights and citizens" and Palestinians were never given rights...All adds to a huge mess. There was an article on foreign affairs 2 years back that sums it up well.

AN05

Thank you 🙏

Nic

目前身在以色列每日每夜都要返返覆覆衝去Shelter多次的人在此寫下自己的一點點觀察。以色列人對加沙的態度遠比我們想像中理性。在加沙瘋狂的火箭炮襲擊之下,以色列人依旧盡量如常生活,如常過他們重要的猶太節日。以色列人都認為要停止加沙再射火箭炮,停止沖突,這一點没有分歧。然而與我們外人想法不一樣的是,對於是否應該派地面部隊進入加沙,這邊的年輕人都不太認同。他們的兵役不是做樣的,這些剛從軍隊退役的人,他們都很清楚戰爭是怎樣一回事,那是要麼殺人要麼被殺的殘酷事實。他們很清楚如果地面攻入加沙,自己的前線兄第姊妹會非常危险,而對方會死傷大量平民。以巴雙方的戰爭會令雙方付上非常沉重的代價,人命,民生,政治,國際外交,經濟影響都要付出代價。更何況這些以色列年輕人亦相當同情加沙的平民。每次Hamas發動戰爭和攻擊,都會令加沙內的平民承受更加惡劣的情況,缺水缺電,要逃避雙方的炮火,邊境封鎖會失去收入等等等等。這些實實在在當過兵,做過軍隊決策的年輕人對於以色列軍方和政府如何動員軍隊,如何下達命令,如何決定對策,都有非常高的理解能力和同理心。這確實受益於以色列的兵役制度。以加衝突的延伸戰場亦相當有趣。在網絡世界上,加沙一直聲稱自己每次攻擊都有警告,而以軍没有警告下就空襲。事實是他們每次發射火箭炮的同時在Twitter出Post。幾十秒後,火箭炮就已經在你面前。以軍的警告說是提前一小時發出,如果空襲的目標是軍民兩用的話。網絡上亦會看到不少加沙方面和支持者炮制的成功射中以色列民居/汽車畫面,每次都會加以慶祝和宣傳。對,他們一邊指責以軍殺害平民,而自己就在慶祝射殺對方平民。網絡上再延伸出去,不少伊斯蘭教信徒,左膠會跟隨加沙慶祝射殺對方平民。相信這些人對以加雙方的認知對世界的認知相當有限。不得不承認,加沙在網絡世界經營得相當不錯。回到現實世界,加沙向以色列全國無差別射擊3000支火箭,他們的目標不是軍用設施,是平民。以色列有能力有錢保護自己的國家和民眾。但調轉,當以色列還擊時,哈馬斯跟本無任何軍事防禦能力,他們唯一能保命的防禦就是找平民擋在前面。哈馬斯無論對以色列人,對加沙平民,從來都没有把人命當成一回事,加沙平民對哈馬斯的價值就是在生可以做循牌,死了可以搏取國際社會同情,索取糧食,金錢,醫療,以及軍火支援。這點,離香港不遠也個有很類似的地方,北韓。

Nic

補充一下一些對比。有別於在香港大陸,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個明星不小心說錯一句話都可能引起14億人的亢奮和民粹,一遍聲討喊打喊殺。以色列在3000支火箭炮/導彈下反應異常冷靜和克制。市面不見超市有搶購,不見有人群喊打喊殺。不禁聯想到日本應對地震天災時的冷靜。亦有異於中港衝突,或者中X衝突中,見到大陸人第一句就問你支不支持什麼什麼,要你先表個態。說對方一句好話就會招來指責。在以色列從來没有人要你表態支持哪一方,或者說,没有人關心和在乎。這裡的以色列人對外人無一例外,見面第一件事問你是否清楚空襲警報時要走何應對,要跑去那裡,有多少時間,要怎樣找掩護,不同場合要用怎樣的姿勢保護自己,背後的理由和考慮亦一一詳細解說。就像飛機起飛前的求生示範,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Nic

加沙瘋狂發射火箭炮的前幾天都集中射向Tel Aviv。那裡是各個領事館所在。外國領事都身在第一身感受加沙的瘋狂。只是以色列這邊的防禦太好,没有那些很慘烈的死人冧樓畫面賣弄給左膠招惹同情。留意以色列Iron Dome在2014年時只有15%左右的成功攔截率。如果按當時的數字計算,這次以色列在加沙的火箭炮下會死傷慘烈。這是否就是加沙的目的?我亦很好奇,這世界還多有多少地方有能力防禦3000支火箭炮的密集攻擊。

阿寶

首先,多謝你嘅詳情解說! 雖然未必每一個人都同意,但係我覺得聽下人講,再自己分析一下,先可以令自己嘅思想更有說服力。 睇每件事都係多角度比較好!

Jonathan Yeung

但民望低時便「引蛇出洞」、然後砲打「黑暴」「黑記」、真是不令人沒有deja ja vu嗎?

James Green

06年巴勒斯坦大選,哈馬斯高票當選。哈馬斯堅持武力抗爭同解放以色列路線,引來西方制裁,甚至同法搭克爆發內戰,從此加沙衝突多多。 雖然哈馬斯當年乃民選出黎。但十多年的衝突後,唔知平民們是否仍然支持呢條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