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按:日前這裏分享了第一稿,經不少網友提供寶貴意見,現擴寫為報章版本。】

日前《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Alexandra Stevenson的文章,講述香港在《港區國安法》通過、淪為政治上的「南深圳」後,雖然人心惶惶、一池死水,政府卻已制定如何留住外國資金的一籃子政策,因為這才是他們心目中香港的一切。無論我們是否同意,文章的延伸思考,都有相當啟發。

權貴的「國際金融中心」 和一般人無關

可以推論,昔日的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的原有教科書樣板優勢,例如法治、自由、人權、透明度、common sense,乃至同理心等,都會不再存在,香港在一系列的國際評級,也只會拾級而下。但我們同時必須承認,香港建制派雖然以「忠誠的廢物」之名享譽北京權貴,北京卻不乏擅長宏觀大戰略的推手,雖然那種價值觀我們不認同,卻不等於沒有「中國那一套」方案。時至今日,方案似乎愈見清晰,北京信心滿滿的認為「新香港」可以建立另一批優勢:是的,不透明、「依法治國」也有另一種優勢,自然就是方便「洗錢」、方便裙帶資本主義、方便集資、方便中國在不影響內地金融穩定的前提下盡攬美元。所以對最一小撮人的真正權貴階層,香港依然能做(僅限他們利益所及的)「國際金融中心」,只是這樣的「中心」,完全和一般人無關而已。

日前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未來限制公眾查冊公司的董事名單,林鄭月娥一句「看不到為什麼記者有特權」,完全顛覆了我們「自古以來」對公眾知情權的理解。但其實一如她的幾乎所有話,傲慢台詞的背後,都是掩蓋真正目標的煙幕。這樣的「完善條例」遠遠不止是打壓記者第四權,同時更是方便權貴行事:日後無論中國權貴要在香港怎樣「洗錢」、避險,除了國安,外界都一無所知,這已經確立了香港的「國際走資都會」地位,連帶搞《逃犯條例》修訂針對「望北樓」內地富豪的初心,也可以一併處理掉。

放棄合理監管 又讓外資「利益均霑」

紐約時報報道的港府擬對富人減稅的優惠政策,對權貴而言,似乎也非常「吸引」:據說現在面目全非的「臨時立法會」,正全速通過取消投資收益稅等一系列「完善」金融政策,這只會令私募基金、對冲基金等受惠,希望令這些外資留在香港的誘因大增。然後又會通過所謂「跨境理財通」,讓中國內地投資者可以直接不出境,就購買這些在香港的各種基金,然後大概錢也是留在香港這個避險、避稅天堂……

總之,就是方便中國錢走進香港,而放棄任何合理監管,同時又「識做」的讓外資「利益均霑」,換取他們捍衛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正如兩個甲子前的上幾代紅太陽慈禧太后所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只不過「人類」只是《動物農莊》的一小撮more equal的精英,而觀乎華爾街投行一邊對國安法表示不滿和憂慮、一邊卻又擴充對華投資,就可見這個如意算盤,起碼在權貴階層,並非沒有根據。

換句話說,日後香港表面上的優勢,也許就像一個「完善擴大版」的英屬處女群島(BVI)、英屬開曼群島等特殊經濟體,方便資金走資、避稅、「走出去」、「走入去」……彈出彈入,其樂融融,活脫脫是一個提款機,而且,也只不過是一個提款機。在平行時空,現在連正牌BVI,也在美國嚴厲的金融反恐法影響下,不得不加強監控,例如現在連BVI公司董事也是可以查冊的,想不到「新香港」卻反其道而行,完全滿足了全球地下錢莊的需要;何况鄰居澳門還有另一座更地下的賭場錢莊,可供「一條龍」服務。港區國安法落實後的「新香港」,對那些內地權貴資產而言,從此「依法」走出去,確是比以前更加方便、更快捷、更不用理會香港實際情况。

那華爾街投行為什麼要配合?在過去一年,美國前駐港領事唐偉康(Kurt Tong)經常撰文,翻來覆去的大意,都是說美國不要任何形式的制裁香港,「因為那只會損害香港人民利益」。然而,即使不談政治,他的言論,表面上苦口婆心,卻只是代表美國的權貴利益:在「新香港」這樣的「金融中心」,所有利益都會掌握在更一小撮人手中,無論GDP多高多低,和一般人已無關係,正如澳門人均GDP約是香港兩倍,但一般澳門人富有些,還是香港人富有些,大家都心知肚明。

對華爾街精英而言,他們其實十分需要不透明的走資、融資服務,卻又受制於自身政策,而不能直接行事,難得今天南深圳披上昔日香港的文明外衣,而行地下錢莊之實,既滿足了華爾街的真正需求,又能為他們賦予自圓其說的包裝,何樂而不為?即使是自我強調「反精英」的特朗普內閣,華爾街代表也充斥其中。例如特朗普的財長梅努欽,就是100%的投行代表,據說每次特朗普談及制裁香港金融機構的可能性,都被他頂了回去。

中國正協助不少國家建立「新香港」

這種新定位,對真香港人而言,可謂侮辱。但殘酷的事實是,世界上現在只有兩種國家,其中一種,正正喜歡「打造」這樣的「新香港」。是的,正如我們近年不斷介紹,世界上充滿功能上的「香港」,無論那些「香港」的官方身分是獨立主權國、自治區、特區,還是普通城市,幾乎每個重要國家,都有一個負責特殊經濟任務的「香港」。

西方的自治區例如芬蘭的奧蘭群島、英國的海峽群島等,可以在設計這類金融功能的同時,建立真正的民主、自由、法治制度,那是一個模式,今天我們已經不敢想像會在香港出現。但像今天「新香港/南深圳」那樣,對某種有特色的政權而言,政治上絕對安全、不存在民主自由法治,但制度與母體不同、方便權貴走資融資的「特區」,卻可能更獲青睞。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地,正協助不少國家建立這樣的「香港」,例如在沙特、阿曼,都有各自的「新香港特區」項目,背後推手都少不了中國;甚至在連類似台灣邦交國的馬紹爾群島這樣的偏遠國度,中資也說要幫助他們建立「太平洋香港」。某些人眼中這道公式的「普世性」,可見一斑。

假如中國以上述模式重新定義「一國兩制」,乃至對「一帶一路」輸出這「成功」案例,這對中國官方、華爾街、第三世界裙帶資本主義集團而言,都是各取所需。至於輸家是誰,你知我知。唯一問題是:這會成功嗎?

世界金融大戰會比冷戰更熾熱

短期內,逐利資本動物自然只會逐水草而居,但同時西方各國也急速興起「ESG」(重視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一類價值觀投資,作為全球化分裂為兩半的準備。一旦「新香港」過了美國紅線(其實沒有人能準確研判),此刻的美國依然有「nuclear option」:定義香港為違反「反洗錢法律」的實體,制裁金融機構,乃至港交所等。只要美元依然是國際最流通貨幣、香港資產沒有了SWIFT寸步難行,「新香港」的上述定位,始終不可能一家說了算。

北京當然也知道這些盲點,所以人民幣如何取代美元,如何以數碼貨幣挑戰美元霸權,如何利用香港剩下來的「半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志同道合」的新朋友金融結盟抗美,乃至如何直接購買西方銀行,都早在議程當中。例如香港金管局早前公布和中國內地、泰國、阿聯酋央行合作數碼貨幣跨境網絡,就是「新香港」的金融戰略體現。在可見將來,世界金融大戰,只會比肉眼能及的冷戰更熾熱,而「新香港」同樣身處戰場中央。由於「地理香港」和「全球香港人」這兩個不同概念,在港區國安法實行後已經逐步分家,香港人在這場金融大戰如何自處,反而充滿想像。

明報筆陣,2021年4月12日

Comments

Nils

或者,調轉頭去諗: 根本,晨早係一個局! 由運動到國安法,再到最新動作,完全係有預算的! 佢一早睇穿資本家嘅貪婪,根本就唔會對你所講嘅制裁上心。 由工業生產,到其他,西方國家嘅貪婪,只在意於低成本、高利潤而已。 法治、人權? 話之你! 你冇法治、人權,關佢叉事咩? 所以,人類只不過,再次進入黑暗時期(Dark Age)而已。 冇計! 😬😬😬😬😬😬

悉尼 袋鼠

新加坡、愛爾蘭† 可以成為避稅天堂,某程度上係西方政府默許。而家美國拜登政府及民主黨兩院,準備向跨國企業開刀打稅填赤字,對家就利用香港共產政權,膽粗粗制訂政策做逃稅天堂,即係同美國政府嘅荷包對著幹? HaHaHa † 5年前EU commission要APPLE响愛爾蘭交返百幾億稅,上年被EU法院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