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Join the new SimpleX Chat Group!

Content


這是十年前的評論,今天看來,更貼切。

許鞍華導演的《投奔怒海》被一些影評人評為歷來最佳香港電影第五位,然而若評審準則是以國際視野排序,它其實可以榮登榜首。我只是由於要做研究而重溫這齣1982年上映的經典電影,卻意外發現它在今天完全沒有過時感覺,反而教人看到一片21世紀港產片沒有的世界空間,對當年沒有機會感受上述氣氛的筆者而言,堪稱意外驚喜。

一直以來,香港人拍攝國際題材電影都面對語言的局限,一方面,沒有多少香港演員能說好外語;另一方面,又沒有多少香港演員能掌握的語言足以登上國際舞台。唯獨《投奔怒海》那些說廣東話的越南人並不礙眼,一來越南畢竟屬於相近語區,二來這電影巧妙地通過越南代入當時香港,同時還觸及海峽兩岸華人各自的神經,堪稱全球在地化(Glocalised)先驅。對此我們應由 「淪陷」的概念談起。

台灣的閱讀:甚麼是「對峙式淪陷」

電影背景是1975年越南統一後的南越,這對當時港人來說, 無論是時間還是地點,都是近在身邊的貼身。北越攻陷南越首都西貢的歷史,在勝利一方看來是國家統一、全國解放,在失敗一 方看來則是國土淪陷。

「淪陷」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立刻淪陷,例如納粹德國通過閃電戰佔領歐洲大片領土;另一種是對峙式淪陷,像南越和北越對峙二十年後才覆亡。兩者的不同,在於前者的抵抗運動政府都是脆弱的,相反「對峙式淪陷」失敗一方一度以為局勢依然穩定,對峙已成常態,就像當年南越政府和人民,都以為在冷戰格局下,有了美國撐腰,國家表面上又軍力強盛,應該十分安全(起碼南韓、西德也有相似感覺)。結果,還是淪陷了,這對當地人的心理影響,就比迅速淪陷的人更絕望。這樣的例子並不多,偏偏海峽兩岸的對峙是其一。

《投奔怒海》在海峽兩岸都成了禁片,大陸方面的原因十分明顯,對台灣方面則比較懸疑:表面上,這是因為電影在海南島取景,根據當時台灣法例,這在於「禁運」之列,但實際上,這電影講述的「對峙式淪陷」,觸及清算、推倒重來等一系列行為,是解嚴前台灣最敏感的事。虛擬的越南.香港的實體與此同時,相似的心結也在港人當中存在,但他們憂慮的背景不但建基於「對峙式淪陷」和對極權政體的恐懼,還源自港人擔心國際社會的遺棄。

《投奔怒海》上映時叫好叫座,因為當年香港前途問題剛剛浮上水面,港人(特別是「港英餘孽」)擔心會步南越遺民的後塵。《投奔怒海》正正觸及了核心問題:假如英國人走了,就像美國人從南越撤出了,他們怎麼辦?其他香港的非本土元素呢?因此,《投奔怒海》比一般講述「對峙式淪陷」的電影多了更多的國際意象,例如通過日本記者的他者視角敘事(當時香港是東洋風最盛的時代),少女主角的小孩弟弟要滿口美式英文,「去法國化」的格調也若隱若現,而那做遊客生意的酒吧格局,更十足八十年代香港的中式西餐廳。正如導演、編劇坦承,這樣的「越南」只是他們閉門想象出來的,當中難免有獵奇、煽情成份。似乎電影真正的主體,還是影射香港的實體。

文革覺醒一代的集體回憶

不過《投奔怒海》最有趣的組成南越形象的元素,並非台灣或香港的憂慮,而是文革覺醒一代的集體回憶。有這回憶的一代人都是傳統愛國/愛黨人士,包括《投奔怒海》的監製,著名香港左翼女明星夏夢,她當年就是因為對文革失望而息影。他/她們對文革的情結根深蒂固,這是一整代愛國人士永遠的傷口,《投奔怒海》越南幹部的種種暴行,基本上反映的都是文革回憶,而且還是文革覺醒老人的回憶。

電影最受好評的角色是內地演員奇夢石飾演的老幹部,他早年留法,坐過南越政府的牢,想不到革命成功後,才發現自己嚮往資本主義的品味生活,最終被年青一代奪權送去勞改—這樣的經歷,正正是無數文革受逼害的人的心聲,更是香港那些普遍有小資情懷、出身精英背景的愛國人士的切身憂慮。

至於越南武裝人員收取偷渡人士費用,再設局將他們 殺死掠奪財物,這也是文革時內地蛇頭的慣常作風。奪權的年青越南幹部表面對革命狂熱,固然是影射文革的紅衛兵,但他們背後同樣搭上前朝遺留的妓女,這似乎更是影射中央政府的新殖民主義,這可是香港土共對回歸祖國另一種潛藏的隱憂。

這些不同情感,令香港愛國陣營、傳統精英、親西方人士和親台人士結成一個整體,將他們各自的潛意識結合在《投奔怒海》,造就了香港難得的充滿本土特色的國際電影。時至今日,《投奔怒海》的預言沒有成真,那些情感也沒有消逝,反而在日常生活愈演愈烈,只是今天的香港電影界已不可能炮製新一部《投奔怒海》了。

Artslink

Comments

Elaine Yip

的仍未看這齣電影, 相信你的觀感, 會嘗試找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