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Downloads

Content

近來定居台灣的各界香港人越來越多,包括資深環保人士、曾任職地球之友和綠惜地球的朱漢強。環保已經深深捲入國際關係爭議,特朗普和拜登的環保政策迴然不同,也直接影響大國經濟、能源、外交博弈。鮮為人知的是,環保更是中國成功爭取國際話語權的秘密武器,究竟整個過程如何操作?美國大選結果,又會怎樣影響國際環保政治的未來發展?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onMbalIck

Comments

Pickles

沈教授努力想將兩党環保政策各打五十板,但嘉賓太老實,指出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已將話語權完全拱手相讓,又指出環保並不單關乎中美兩國,另一大經濟體歐洲之反應,對中美角力之間勢力,退出會有此消彼長問題,亦長遠影響歐美合作。 教授隱性推銷,屢次被打斷。

salt water

Design 一個新嘅國際規則?!現在的規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共同制定。要重啟的話,恐怕只有一途,但以目前的核彈威力,之後還有沒有人類,尚不可知。

salt water

無論美國重新加入,還是退出國際環保協定,中國都有方法應對,是否就是傳說中的“無論xxx,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Yu Yu

🤔其實睇新聞歐盟都有意識到中國個問題,除咗係環保問題上x 9中國外,WHO都有提改革建議,當然成功機會唔太樂觀⋯

Samuel

關於環保,其實減排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除了氣體污染以外尚有水質污染和土地污染。只要地球上依然靠這種鼓勵多生產多消費的經濟模式,污染不會停止;只要各國發展程度依然存在差異,國際上不會得出真正的協議。解決環保問題的方向會在哪裡?不妨用有限的知識假設一下: 1,加強民主化和信息透明。環保的禍害最直接感受到的往往是社會低下層,民主化可以直接向當權者施壓停止破壞環境的計劃(明日大🐟?);其次信息透明可以讓民眾清楚知道身處何種社會中。 2,縮短食物和貨物的生產地和銷售地之間的距離。全球化讓資本找到回報率最高的處所,卻造成大量運輸上和生產上的污染(生產成本低的地區往往環保標準低)。 3,將消費由實體經濟轉為電子服務化。現今每日佔領人類大量時間的是一個手機內的世界,手機內的商品之生產的環境成本只是電力,而且傳播不受地域限制。在環保以外的另一個考量是,隨著人類退休後的生命越來越長,商品電子化可以讓人類在退休後繼續參與經濟活動裡面價值的生產(譬如提供feedback 去改良服務)。 一直認為,環保跟舒適通常都是對立面,試問有多少人願意放棄舒適去響應環保。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般人的體重不會超過所駕駛汽車的十分之一,因此每天上下班所消耗的能源90%以上都是浪費(主要目的是把人運送到指定地點,不是把車);換言之,越擠迫的公共交通工具就越環保,試問有多少城市人願意去迎合這個環保標準?

Jenny Tung

@Samuel 非常有意思嘅分享。贊成大部份的論點,最尾一項可以考慮:踩單車 or Work From H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