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漢城如沉沒了,剩低首爾」。2005年,南韓政府將首都中文名字翻譯由「漢城」改為「首爾」,同年,歌手周國賢推出《漢城沉沒了》,填詞人借大城市改名字這件事,比喻現代愛情的變幻無常。多年過去了,我們身邊有更多東西的名稱已經改變,當「麻省」都要變成「馬薩諸塞州」,還有甚麼是至死不渝?

外文人名翻譯,從來是一個大課題,同一個人物,在兩岸三地可以有不同名稱,而其中,大概只有香港譯名最特別。不知道,那些古意盅然的英國人名港式翻譯,未來還能保留否?

戴麟趾、柏立基、葛量洪、戴卓爾這些高貴典雅的英式譯名,現時仍然為人津津樂道。但我們亦要知道,這一切其實並非必然。

香港開埠前,大清和英國關係持續緊張,當時翻譯邏輯和現今截然不同,既未有嚴格規範,譯者亦大多使用負面詞彙。以「律勞卑事件」主角、於1833年上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的律勞卑為例,他的漢名,便翻譯得充漢濃厚的民族主義。

律勞卑原名William John Napier,他是一位英國皇家水師軍官,也是貨真價實的貴族,因而被尊稱為Lord Napier。而他的中文譯名中,「律」譯自Lord,「勞卑」取自Napier。照道理,Lord 應該被譯成勳爵,即使再不諳英語,亦至少應該將其翻譯成大人;而Napier譯成勞卑,更是刻意用上負面用字。因此可以相信,律勞卑這個譯名,是刻意用來貶低其地位。甚至有指,律勞卑因為知道清國方面將其名字譯成「勞卑」,有辛勞卑微之意,因為感到冒犯,而拒絕與當時的兩廣總督盧坤會面,令兩國關係更緊張,繼而引發零星海戰。可以說,中國近代史上首次與西方發生的軍事衝突,有可能是因為一個譯名而起。

堅尼地城卑路乍灣和卑路乍街的命名,來源愛德華·卑路乍(Edward Belcher),其譯名亦相當負面。和律勞卑一樣,譯者刻意用上有卑微之意的「卑」字,配上容易令人聯想起爾虞我詐的「乍」字,明顯是刻意貶低這位有份參與兩國之間的戰爭,並在1841年,於昔日被稱為「佔領角」的上環水坑口街登陸的英國皇家海軍軍官。後來這條街一度成為早起紅燈區,更是無心插柳的「第二貶抑」。

Comments

Napoléon

唔知道呢啲名字係歷史嘅偶然,定係有跡可尋? 「砵甸乍」都係同出一轍,刻意貶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