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南海爭議當中,菲律賓曾在阿基諾三世時代,向國際仲裁法院狀告中國。儘管杜特爾特改變政策,變得親華,但在主權問題上,始終無可退讓。然而菲律賓軍隊實力太弱,要和中國周旋,只能依靠美軍壓力;日常狀態又畢竟不能依靠美軍,就只能靠自己巡邏南海。

諷刺的是,菲律賓海軍「靠自己」「抗中」的最大憑藉,居然是三艘由香港人血汗錢興建的「香港巡邏艦」。

當然,香港是沒有軍隊的。但是在港英晚年,眼見香港比英國本土更繁榮富有,英國政府在1975年和港府簽訂「防務協議」,港府同意分擔駐港英軍75%的經費,於是對這支軍隊,也多多少少有了話語權。畢竟這種開支,也是要經立法局通過的,雖然當時尚未引入民選議員,完全是走過場,但制度就是制度。

1979年,港英政府宣佈與英軍商議後,決定製造五艘新巡邏艦,以淘汰舊有艦隻。由於英軍其他戰艦都不大適用於香港獨特情況,於是決定招標製作五艘為香港度身定做的「本土巡邏艦」,這是香港的劃時代大事。其實當時不少本土船公司都希望中標,但根據潛規則,自然還是由英國中標。這幾艘戰艦的75%經費就由香港納稅人負責,當時總共付了3億8千萬港元,最後戰艦在1984年開始服役,這就是我們後來熟悉的五艘「孔雀級」巡邏艦。

但由於回歸在即,駐港英軍很快就要解散,其中兩艘服役不過4年,就被廉售予愛爾蘭海軍;另外三艘服役了13年,則在1997年賣給菲律賓海軍,總數不過幾千萬港元。孔雀級瞬間煙消雲散,「香港人的巡邏艦」被改名,變成了菲律賓海軍一部份。

菲律賓海軍陣容非常不堪,幾乎由一堆二戰文物組成。這三艘退役的香港巡邏艦加盟後,居然成為菲律賓海軍主力,負責南海巡邏的「國家安全」任務。由於孔雀號設計是為東亞水域度身定做,菲律賓覺得價廉物美,比起從美國海軍收購的古董實用得多:例如美國海軍轉讓了幾艘巡防艦給菲律賓,也因為技術和經費問題,要downgrade為「巡防艇」,非常丟臉。直到今年7月,南韓為菲律賓製造的「黎剎級巡防艦」服役,菲律賓海軍才有了真正足以發射飛彈的戰艦,之前孔雀級已經是皇牌。

假如南海未來發生衝突,我們卻可以「瞻仰」這幾艘軍艦,也是何其諷刺。

延伸閱讀:陳志輝《戰艦尋蹤》

Comments

denise chan

一直未能收聽到義律五之五。請問原因是什麽?

Anonymous

爬同上。 爬左post都見唔到五之五

Anonymous

Ah.. I think those were 巡邏艦(corvettes) , not 巡洋艦 (cruisers).... huge difference

Napoléon

證明香港本土都有能力整軍艦👍🏿

Neil Chu

Intere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