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Jan Morris 是西方世界殿堂級旅遊作家,以《大英帝國三部曲》聞名於世,現年93歲,依然健在。她本來是男兒身名叫James Morris,七十年代做了變性手術,可算走在時代先驅;芸芸眾多旅行文學作品當中,亦包括了一本名為《香港1840-1997:大英帝國殖民時代的終結》。雖說是旅行文學,但西方這類作品已經是歷史論文,非常細緻、非常考據,完美反映了英國人眼中香港是怎麼回事,特別是它在國際大格局當中的角色,就不是住在香港的人平日能接觸:

1. 她認為英國其實一直把香港作為戰略、軍事重鎮,這一點和其他學者的觀點大不一樣。例如皇家海軍以維多利亞港為軍港,與西北加拿大的英國軍港遙相呼應控制太平洋;即使大東電報局舖海底電纜,也要經過英屬納閩、繞過法屬印度支那,以保障帝國安全。美國甚至以大鵬灣為基地,部署1898年的美西太平洋戰爭。即使是英商也有這種視野,例如在1920年代借貸予日本,希望其制衡俄羅斯革命。

2. 英國駐港人員包括了大英帝國不同成員,而大英帝國內部有分工,例如印度勞工怎樣被輸送到各地、哪些地方要引入錫克教或尼泊爾士兵、中國苦力要通過香港往哪裏等,這種「帝國內循環」,令所有殖民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國際角色。而不少遠東殖民地,都是以印度為中心,包括亞丁、緬甸,但香港卻是例外。第8任總督軒尼詩來自愛爾蘭,不斷叛逆地挑戰倫敦利益,在香港對華人特別友好來leverage,又曾建議以東馬納閩為香港流放犯人的領地,這都是今天不可想像的。

3. 「愛國史觀」一直把英國撤離殖民地的經驗混為一談,但其實英國讓殖民地獨立的經驗很多,「回歸」的經驗卻很少,作者卻敏銳地捕捉到。這類案例,包括把愛琴海島嶼交還希臘、把Heligoland交還德國,但它們都不是在英國人手中化腐朽為神奇的,香港卻是例外。

4. 她作為英國人,特別對英國歷史敏感,認為割讓香港本來就是英國內政的延伸:自由黨的未來首相William Gladstone強烈反對,鷹派外相巴麥尊則一意孤行,因此Gladstone成為首相後,真的想過主動把香港交還中國。類似左翼觀點的,還有她筆下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為他的上一代曾在香港,令他深深同情中國收回香港的主張,一度逼英國執行,甚至說過讓中國買回香港、而由美國借錢中國這樣的三角關係。

5. 她坦承不少英國人到香港的心態,都是要大撈一筆,例如早期殖民地的官員都是英國的烏合之眾,並以一度升至「護督」的貪官 William Caine (即堅道的Caine)為典型。後來的葛柏,不過是「生不逢時」而已。

6.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是香港命運的轉折點。雖然當時也有負面憂慮,香港鑄幣局居然因為大賠本而關閉,蘇伊士運河也令中國其他港口具有同樣競爭力,但結果卻是香港脫穎而出。順帶一提,東非桑給巴爾因為蘇伊士運河開通,則失去了「非洲國際都會」地位,雖然後來也是成為英國保護國,卻已經沒有了全盛期的價值。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7. 作者認為香港的「轉口港」身份,養成了香港人獨特的專長,即什麼路過香港都要value-adding加工一番,再mark-up幾倍,無論是貨物、還是服務。金庸筆下的韋小寶,也是以這技能為看家本領。她舉出香港土產酸姜獲維多利亞女王青睞為例,這就是很好的value-adding。

8. 她提及中國帆船耆英號1846-48年轟動的環球航行,作為第一艘訪問美國、英國的中國船隻,海事博物館也有耆英號的模型。這事雖然虎頭蛇尾,卻是香港第一次向全球露面的旅程。

9. 彭定康引入人權公約,可能是英國留給香港最有價值的遺產。當時大家未明白公約的重要性,到了今天就知道一切。只是特區政府違反了公約有何後果,就要走著瞧,才知道。

Files

Comments

Napoléon

當時率領英軍嘅義律都有類似嘅觀點,覺得香港水深港闊,對當時遠東以及英清戰爭都有其軍事上嘅重要性 唔太明羅斯福上一代曾經喺香港,點樣令到佢同情中國收回香港?當時香港都有中國民族主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