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究竟美國目前制裁中國的傾向,對美國國家利益而言,「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著名中國異見人士艾未未在英國《衛報》發表評論,認為汲取歷史經驗,制裁奏效很難,以下是重點:

1. 艾未未認為美中「冷戰」不同於美蘇冷戰。美蘇之間的分歧,主要源自意識形態,雙方各自有自己的信仰與道德倫理,而中國兩者都沒有。中國只是披著社會主義的外衣,實際上推行國家資本主義,因此今天的美中對峙,不是資本主義對決社會主義,而是美式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對決中式國家資本主義。

2. 艾未未認為毛澤東時代後的中國,國策是「對內鎮壓、對外開放」。過去40年,已有超過一百萬中國學生留美,很多留學生將在美國掌握的知識與技術,使用在鞏固中國獨裁政權之上。雖然美國期望中國留學生會在留學的同時,認同美國自由價值觀,並將價值觀帶回中國、促使社會改革,但多數情況事與願違,中國學生會反而容易說服自己,美國人與中國人存在「文化差異」,論證自由價值觀不適合中國及中國人。他續指美國輸出自由價值觀的計劃,今日回顧是全盤失敗,現時中國的反美情緒,甚至是毛澤東時代以來最盛的。

3. 另一個艾未未批評的美國失敗計劃,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華盛頓精英誤以為可以通過扶植中國經濟,令中國逐步改革,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然而當中國富起來後,中國社會卻沒有隨之進步,由於中國市場令美國商家賺取大量金錢,改變的反而是美國,西方世界也從此不再談及自由價值觀、及批評中國狀況。

4. 艾未未認為,武漢肺炎令美國處於「半甦醒狀態」,但卻令兩大黨互相指責,美國民主制度因而被一些人指為缺乏長期眼光和歷史抱負,甚至造成對民主制度的不信任。

5. 基於以上觀察,艾未未認為美國以制裁中國回應今日的挑戰,並不會有效。就歷史所見,60年代美國制裁中國時,毛澤東曾經說過:「我們不怕制裁,即管來,8至10年後,中國也能擁有一切」。幾年後,中國起碼變成擁核國。因此艾未未強調,西方世界應該重新審視現行政治常態,拋棄過時的用詞與舊有思維模式。他以香港反送中運動為例,指出西方世界應以新角度了解香港、並尊重香港示威,避免以舊思維誤解情況。如同「制裁」這個冷戰觀念一樣,美國必須進步,在面對中國挑戰時想得更遠。

以上觀點,其實就是歐洲政商學界對制裁中國的主流觀點。六四事件時,全球幾乎是一致制裁中國,當時國際大氣候是共產陣營崩潰,中國小氣候是政治經濟出現最敏感的轉型期,中國國力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語,但制裁還是全盤失敗,何況今日各國精英階層利益已經全盤與中國接軌?昔日西方用來制衡對手的招數,就不外幾種:制裁施壓;促進其內部權力鬥爭;以話語權擊潰對手的制度自信,令其主動改革;最後就是出兵。然而面對中國,前幾套都被北京有效防微杜漸,到了最後,軍事選項成為修昔底德陷阱的唯一option,亦非不可能。

Reference: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2020/aug/06/sanctions-china-politics-us-showdown

Comments

cjeowwjdfiwq2

最後都係民主主義鐵拳

Alvin Jim

中共根本係國家社會主義,即係納粹主義

Esther Wong

這個世界有權及有經濟能力就贏,小市民想有半點意見都受牽制

Gary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唔知呢個定理仲可唔可以 apply 到現今。 或者期望上天/因果嘅制裁……

Anonymous

我覺得艾未未分析得很好。一段嚴厲制裁改變不了中國,中國權力階層已經太牢固了⋯⋯

Thomas Tong

不單權力,更可怕的是那種结構性,組織性貪腐,那時常說温家寶清廉,後來說穿了,也是特權階級得益者。當權力汚腐大權在握,平民百姓大部分也有些小好處,政權只會繼續由共產黨永續,至於教授所講的最後選項,美國真會用嗎?

Blue

世界都幾難一年間去同中國decouple,太多一二三四。 但感覺會慢慢走向大聯邦化方向行,核心科技非商業化。全球化一去不返。

K小白

錢啊~~ 講到利益,仲de咩couple呀 DKLM就有份 就算有少數人,計過得失,決定選擇“民主自由”,但就好似香港咁啲“收成期”係唔會答應,仲有政黨金主呢? 睇完教授分析就知推倒土共,真係好難 外在因誘因唔強,內在又有阻礙 真係寸步難行😣😣😣😣 P.S. 鄙人就是如此粗鄙🤣🤣🤣🤣

Franco Ng

所以龐貝奧早前的討共檄文,有一定的作用;他否定過去對中共的策略,最近的出招,感覺也漸漸入肉!當然,是否有效,還需要加重幾錢;動武是可能的,台海、南海都容易擦著!中共在小粉紅、戰狼的吶喊下,兵行險著,絕不出奇;美國只要見戰場不在自己地方,亦樂於奉陪。

Napoléon

佢此終都冇回應到教授所講嘅「核彈級制裁」

oranje gaan

但與之前的中國依賴全球化的程度相比,現時依賴得多好多,現時也見中國自己提出要促進內需,而且內部又多災多難,經濟制裁與decouple China會唔會其實比以前有效好多?

Annie Ng

艾未未這番討論沒大意義。你做一件事,要達到某個目的。別人總可以找理由,事例去證明,你這樣做不一定可以達到目的。因為世上沒有一定這回事,聽起來就言之成理。 制裁沒有用,國家資本主義優勝,中國人面對制裁團結,當年能做出原子彈今天就可做晶片。這些都要建基事實和分析,討論才有意義。

Elaine Yip

美國多年來對中國在經濟上, 文化上及學術上( 大量接收中國留學生來美國大學進修, 學術交流研習 等等) , 也在科學範疇上對中國也付出人力資源的應有不少。主要原因:希望中國走民主路向, 尊重人權, 改善中國人脫貧的善意。當然近年中國在國際間的表現實有失國風。武肺事件使美國總統及國防部及一些智囊團意識到中國的野心,自然會加強制裁。雖然我不希望見到中國受美制裁而經濟將會得到嚴重打擊而中國人又活在極權和貧困中, 但個人覺得特朗普和龐佩奧一等人的制裁決策的會起一定的作用。希望中國的教育是以愛為先, 尊重人權作為國家責任。

L Chan

現在剛好香港與國際形勢造成制裁原因和藉口,沒甚麼反對聲音,成本下降,美國決策者可能判斷沒法改變中國仍然照做也可。像處理TikTok那種手段,如果https://www.cnbc.com/2020/08/24/mark-zuckerberg-told-white-house-tiktok-poses-a-threat-report.html報導屬實,而且中國因為一早不讓外國公司進場無法有效反制,就有趁火打劫,點都有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