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據說,陳雲的《香港城邦論》已經成為圖書館禁書,由於內容(特別是第二章)涉及不少國際關係案例,這些年來,有無數朋友問過我的看法,但基於作者的爭議性,我都很少回應。我認識的陳雲博士私底下溫文爾雅,見解每每能刺激人思考,無論是否認同其網絡作風,他s始終是香港不可多得的thinker。以下是個人對《香港城邦論》、特別是國際關係部份的感想,至於其他dimensions,則非這裏足以涵蓋了。

一直認為,《香港城邦論》這本書,有兩個幾乎截然不同的元素並存:一半是作者對古今中外「城邦」的思考,這方面和我個人的國際關係研究非常吻合,有共鳴;另一半是他在香港的政治主張,具體表現在「永續基本法」政綱,以及強調中港區隔、成就本土的理念,對這部份的推論,個人就覺得中間有很大的missing link。兩個元素當中,作者談及古今中外城邦定義時,行文非常儒雅,多強調其開放、多元、包容的cosmopolitan一面;而談及香港現況時,語調則充滿殺伐,釋放了社會不少民粹,也令論述由離地變得入屋。我明白這是一種傳訊手法,只是我也經常在想:要是理論框架,能通過另一方式讓中港雙方理解,傳訊效果會否更effective?

無論如何,以下是我認為inspiring的部份:

1. 作者認為,西方城邦之間的聯盟,逐漸成為現代民族國家的基礎,漢薩聯盟為典型例子,但東方國家卻打壓城邦的獨特性,令自身只能依靠威權管治,失去透氣口的活力。這論點延伸下去,是對「何謂國家」一個很有趣的理解:幾個有相對獨立成份的城邦,和它們的腹地,就構成了一個現代國家(例如德國、瑞士);如果同樣模式在近代中國出現,又會如何?其實民國時代的中國,正是如此structured。

2. 作者提出了中國只要彈性處理國際關係,目前在國際體系,即使不涉及主權問題,也已經一國四票(中港台澳),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他提出德國、奧地利、瑞士、列支敦斯登也是德語區的四票,基本上我也認同。不過菲律賓、泰國、緬甸等華僑只要掌權,其實也是大同小異。也許超越地緣政治的例子,更有可塑性,例如聯合國成立初年的「雙層主權結構」,這點多年前我曾在學術期刊論及。

3. 作者把香港的地產商,比喻為羅馬帝國的稅務官,這是非常精準的演繹。稅務官負責協助君主處理地方稅收,由於各地情況不同,需要有懂得local民情的人收稅,只要收到官方要求的份額,其他就是稅務官的「incentives」,這確是香港地產商在過去數十年的角色。

4. 作者認為香港缺乏腹地,因此必須讓社區經濟發展二元結構,容許某些灰色經濟在社區層面存在,滿足基層需要之餘,也支撐著另一元的發展。這卻是在國際關係層面最可商榷之處,例如新加坡也缺乏自己的腹地,但只要把馬來亞、印尼視為腹地,則有了另一種經濟規模。真正核心問題是如何同時保持、乃至加厚防火牆。想通這個問題,一切迎刃而解。

5. 蘇聯崩潰,因為沒有「蘇聯的香港」融資、吸引俄僑、作防火牆等,這其實也可apply在好些大國身上。近年沙特阿拉伯、北韓等積極建立各自的香港,就是出於類似構想。

6. 作者認為香港原住民有勇武本性(逃避中原的宋明遺民),也有近代難民情懷,因此是兩種特質的合成。英國殖民初年,香港人帶路者眾,也是出於長年對中原政權的反彈(特別是遷界之後)。但近年越見順民化,特別是中產當中,這和地產商加添了終身枷鎖大有關係。這和近十年社會學者談論的超穩定結構,異曲同工。

7. 英國刻意令香港保留不同於中國大陸的中華文化,這一點非常值得思考,也和日前談論過的李彭廣博士著作暗合。當民國興起新文化運動,香港的中文課反而保留四書五經;當中國日漸強大,香港反而正式以粵語為母語教學。其實英國在馬來亞也有類似嘗試,只是今天的馬來華人完全淪為小粉紅,只剩下香港苦苦支撐。

8. 歷史上曾有別處學習香港的例子,包括日本明治維新效法香港,這點濱下武志筆下的日治台灣初年,也是如是觀。作者提及的民國政府效法香港間接管治、包容政策,包容滿清君臣,這也值得思考。某程度上,溥儀在民國初年維持了小朝廷,也可以說是另一個國中國。

這些都是insightful的部份,問題是怎樣把這些精華,去說服全球香港的獨特價值?怎樣令香港人接受北京在香港的持份,而又能令其像英國當年那樣不越界?這卻是知易行難。

Files

Comments

Napoléon

點都唔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