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有英雄,自然也要有反派,《美國狙擊手》特別添加了兩個重要配角,襯托沒有直接出場的大反派:「伊拉克蓋達」領袖扎卡維(Abu Musab al-Zarqawi),也就是「伊斯蘭國」的祖師爺(儘管「伊拉克蓋達」不過是他自創組織「一神論和聖戰團」的別稱,和蓋達總部關係很疏離)。其實,世人對扎卡維了解不多,一直有陰謀論指他及「伊拉克蓋達」的影響力只是美國的創作,用來把薩達姆和拉登聯繫在一起,增加出兵伊拉克的理據,所以真實的扎卡維,本身已是一個謎。

電影其中一個反派綽號叫「屠夫」,說是扎卡維的左右手,背景又是一個謎。真相又是如何呢?

「屠夫」在現實世界依稀有所本,相信是伊拉克的什葉派軍閥阿布德拉(Abu Deraa),因為阿布德拉活躍於巴格達一帶,和電影的「屠夫」一樣,以電鑽殺害人質聞名。

諷刺的是,在現實世界,這名軍閥逐漸卻成為美國的「同路人」;他的什葉派背景,反而是遜尼派扎卡維及其追隨者的針對對象。2006年,遜尼派激進組織「伊拉克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of Iraq,「伊斯蘭國」前身之一)發表聲明,說擊殺了阿布德拉,但其實是誤報;2014年,阿布德拉更在抵抗「伊斯蘭國」的組織「Promised Day Brigade」影片中亮相。此刻美國正考慮武裝什葉派軍閥,對付更兇悍的共同敵人「伊斯蘭國」,假如電影的「屠夫」真的以阿布德拉為原型,觀眾發現真相後,只會對戰爭更犬儒。

另一名反派形象同樣鮮明,名字雖是普通的「穆斯塔法」(Mustafa),設定卻是敘利亞裔的伊拉克游擊隊狙擊手,相當傳奇。根據電影情節,穆斯塔法是奧運會射擊金牌得主,後來加入游擊隊,曾射殺數十名美軍,是凱爾的宿敵,當美軍攻入穆斯塔法藏身地點時,還檢到一幀他登上奧運頒獎台拍下的照片。那此人又有沒有根據呢?

「Mustafa」:奧運選手成為聖戰士?

在凱爾的自傳,有這樣一小段:

「當我們在戰壕監視城市時,特別留意一位據報名叫穆斯塔法的伊拉克游擊隊狙擊手。據情報,穆斯塔法曾經是奧運會射擊選手,後來利用他的技能射殺美軍和伊拉克軍警。游擊隊還發布過一些穆斯塔法的影片,宣傳他的能力。我從來沒有見過他,但後來聽說其他美軍狙擊手射殺過一名游擊隊狙擊手,想來便是他了。」

這段證實了,他從沒有凱爾和穆斯塔法的正面對決,不過也說明此人是有所本的。不過翻查國際奧委會記錄,敘利亞史上只有三名奧運獎牌得主,只有參加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七項全能的Ghada Shouaa取得金牌,另外兩人分別在拳擊和自由搏擊取得銀、銅牌,是以不可能有金牌得主成為游擊隊鎗擊手。至於敘利亞的奧運射擊選手,確有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的馬弗德(Mohamed Mahfoud),他參與50米男子小口徑步槍射擊項目,成績在決賽圈53名選手當中排最後一名,而且參賽時已43歲,也不可能在9/11事件後才加入伊拉克游擊隊。

一般相信,穆斯塔法的原型,可能是伊拉克游擊隊傳說人物「朱巴」(Juba)。

2005到2007年間,伊拉克游擊隊發布了幾段關於朱巴的影片,包括狙擊手執行任務時的影像記錄,以及狙擊手宣稱自己射殺了143名美軍,並對着鏡頭說「我所持槍枝有九發子彈,以及一份要送給小布殊的禮物。」退休美國特種部隊的狙擊手教官巴萊斯塔少校(Maj. John Plaster)曾應《ABC新聞》邀請,評價片中狙擊手的表現,形容朱巴是「計算型狙擊手」,「行動時表現了極高的判斷能力和紀律,很懂得挑選行動後的撤退路線」。

不過朱巴是否真有其人,至今沒有真憑實據,可能只是幾個伊拉克狙擊手共同擔綱的一個「角色」。美軍霍布斯上尉(Capt. Brendan Hobbs)2007年接受《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訪問時甚至透露,朱巴「是美軍的『產品』,是由美軍建構的神話」。無論是否屬實,都反映這類角色的價值:凱爾加入軍隊,正是源於電視上看見伊拉克槍手射殺同胞。

問題是電影塑造「穆斯塔法」這反派角色時,並沒有刻意讓觀眾討厭他,反而對一名奧運選手走上絕路賦予了一定同情。到了最後,所有高手都死去,戰爭還是繼續,而且變本加厲,還衍生了今天的「伊斯蘭國」,觀眾只會和凱爾的妻子一樣,感覺甚是無謂。假如有觀眾還當《美國狙擊手》是觀能刺激的電影,那就實在是白看了。

*改編自沈旭暉《電影欣賞》文章

▶️ 香港航機爆炸案的中共調查人:熊向暉與胡宗南的Bromance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QWNdkwcY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