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分享 🇨🇳🇪🇺🇺🇸🚗】 中歐美電動車大戰:歐洲車廠其實反對徵收比亞迪懲罰性關稅(下) (Patreon)
Content
當大家以為歐洲車廠是推動歐盟各國徵收中國電動車懲罰性關稅的始作俑者,其實它們卻是最大的反對者。因為很多歐洲車廠、尤其是德國車廠,早已紮根在中國,在中國市場投放大量資金,與中國車廠合作多年,而中國的市場份額大到德國車廠根本沒有可能放棄。
此外,一些中東歐國家(如波蘭等)製造汽車零件已經成為它們的經濟命脈,每年輸出大量汽車零件到中國,亦使他們反對向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由此可見,當歐盟想與中國「脫鈎」時,製造業、尤其是汽車業,就是其中一隻最大的「木馬」 。
近來歐美國家都開始對電動車吹淡風,不斷有數據指出電動車的銷售開始下滑,電動車的壽命亦較燃油車低。日本三大車廠更聯手研發新一代燃油引擎,聲稱排放量可追趕電動摩打。但燃油引擎排放量不可能比電動摩打低,這些消息,只是用來振奮傳統車迷而已。這些打擊電動車的動作,就有衝著中國電動車廠的意味。
其實,歐洲車廠已經對燃油引擎「放軟手腳」,「瞓身」研發電動車,但當然比不上「中國速度」,售價亦比低不過「中國價錢」,令中國電動車在市場佔有一定份額。所以研發其他新能源汽車,可能是歐日車廠突圍的方法。
例如寶馬和豐田依然積極研究氫能或氫電池汽車,但要將氫氣從空氣中分離、或從水中電解,再轉化為電力推動汽車,當中所損失的能量比普通電動車多,不見得比為人垢病的電池環保。其他技術問題、例如加氣站的設置,亦阻礙氫能汽車的發展。
究竟電動車是過渡產物,還是新世代汽車的標準?這就要看各國車廠的努力。
電動車、抖音、SHEIN 等中國產物的流行,確實震撼歐美各國,不得不令它們想想如何在新冷戰環境下站穩陣腳。
▶️ 陳志宏博士:2030年,再生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就會出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1Mdz09g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