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這次歐洲議會的選舉結果,雖然不少評論都以「極右大勝」為標題黨,然而弔詭的是單純在數字角度,其實卻不能直接反映出來。

歐洲議會內部不是根據國籍劃分,而是以跨國「黨團」劃分。要成為歐盟認可的黨團,最少需要23個議席、來自1/4成員國(也就是7國)。這些黨團大體按意識形態分佈,由極左、左翼、中間、右翼、極右都有。

這次選舉結果,第一大黨團依然是中間偏右的「人民黨黨團」(EPP),也就是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特萊茵那個,維持上屆的21%,有186席(比上屆少一席),馮特萊茵也自行宣佈「勝利」。主要輸家是中間和左翼黨團:排第二的中間偏左「社會主義者和民主人士進步聯盟」(S&D,也就是德國總理舒爾茨所屬那個)失去13席,排第三的中間派黨團「復興歐洲」(也就是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復興黨所屬那個)失去18席,排第四的左翼環保龍頭「綠黨/歐洲自由聯盟」黨團(也就是德國「紅綠燈」執政聯盟當中綠黨所屬那個)失去14席,敬陪末席的極左派「歐洲議會左派」黨團也失去4席。

在七大黨團當中,有兩個光譜上屬於「廣義的右/極右」,但他們除了對歐盟體制不信任之外,其實有不少意識形態差異。其中被認為「相對沒有那麼右」的那一個「歐洲改革派和改革主義者」黨團(ECR),主要擁抱傳統保守主義價值觀,外交上對烏克蘭戰爭非常支持,對俄羅斯普遍不信任,以波蘭的前執政黨法律與公正黨、意大利的現任執政黨兄弟黨為龍頭。這個黨團在這屆選舉新增了11席,由第6大黨團躍升為第4,屬於數字上的最大贏家。

另一個「更右」的黨團是「認同與民主」黨團(ID),成員除了普遍反對歐洲聯邦主義,更多強調自身本土身份認同,多有明確要求自己國家脫歐的訴求,同時不希望捲入與自己「無關」的戰爭(例如烏克蘭戰爭),對俄羅斯、中國等的潛在威脅採取「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實質上歡迎對方繼續投資。這個黨團的領袖是法國瑪琳勒龐的國民陣線、意大利的北方聯盟,本屆數字上卻不是大勝,而是少了18席。這是因為本來屬於這個黨團的德國另類選擇黨不久前因為黨員發表親納粹言論,被開除出黨團,而另類選擇黨這次得到15個議席,所以加起來,其實也是差不多。

總之單看數字,右翼 / 極右陣營得到的議席是增加了一些,但其實增加的只是少數,整體不構成結構性改變。最大變數是不屬於任何黨團的議員由57席增加到100席,他們現在待價而沽,結果足以影響黨團之間的權力平衡。這裏面包括了德國另類選擇黨那15席,匈牙利右翼總統歐爾班所屬的公民聯盟那12席(原屬人民黨黨團),斯洛伐克執政黨方向黨那3席(原屬社會主義者黨團),都是民粹傾向比較明顯的力量。此外,兩個右翼 / 極右黨團也存在合併的可能性,它們加在一起就有131席,足以成為第三大勢力,但要整合看來亦不容易。

如果單純在歐洲議會內部角力而言,也許未來關於移民問題的議案會再審慎一些,對撥款給歐盟會再多一些討論,但暫時未看見出現根本形勢改變。除非兩大右翼 /極右政團合併,再吸納其他右翼 / 極右議員,組成擁有160席的第二大黨團,那才會是戲劇性的震動。

然而這次選舉結果依然是重要的,因為對歐盟龍頭法國、德國國內將會出現的選舉而言,都可能有「轉風向」的作用。

(待續)

▶️ 柴宇瀚介紹《想像歐盟:重新回到世界中心》,領略到「一書在手,歐盟通行」,但是歐盟面對的最大威脅是甚麼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3iucFhSr8

Files

Comments

Good Year

敢問教授歐盟議會左右比例會唔會有"1早計好 冇得太右太左"既計算? 另徳 法如果真向右走 世界又大變局?

堅離地書院 College

入面極右比例已經遠比最初設計想像中高,因為基本上無任何門檻 如果德法認真考慮退出歐盟,當然世界會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