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家好。連日連載的「YouTube退休日:對馮智政的二十點肺腑之言」,其實幾千字依然未進入主題,主題其實在探討一直討論的網絡文化問題。既然大家覺得只適合內部分享,就不會對公眾發放。而且接下來的討論已經越來越抽象,而且有排未寫完,我也會放會「隨緣家書大長篇」的系列繼續發佈(也就是「堅離地城」Tier),去騰空「堅離地道」 Tier 的比例給其他內容。

這個系列其實最重要的是結論:

我們在下週開始,Patreon、YouTube 的改版安排,很希望大家給予意見。

** 以下只是無數討論之後的 pilot version,會因應大家日內回應再調整:

1. YouTube 公眾區暫時會保留,以轉型為純知識分享為目標,直接說是要「去電子唐人街化」,這個過程需要有若干 rebranding,由 presentation 的徹底去標題黨、去抽水化開始,一段時間後再觀察成效,希望大家隨時提點;

2. YouTube 公眾區會增加新節目,例如每週海外大事資訊,與及一些新的嘉賓環節,目的是以資訊為主、人為副,長遠而言,才可以減輕所有人的負擔;

3. 在不影響影片總數量、不增加 Jacky 工作量的前提下,YouTube 公眾區不會再有「我」的節目,我實在需要過自己真正喜歡過的生活。我會使用「大學退休概念」,退休後始終可以返去教 part-time,在同事覺得有需要的國際大事出現時,就會客串。此外,會因應會員建議,將部份題材給予公眾區同事製作去人化懶人包;

4. 每日 YouTube 片段,會有三十秒介紹昨日會員區的內容,去作為兩區的聯繫;

5. 以往我在公眾區的 YouTube 內容,例如訪問其他朋友、個人討論等等,依然會繼續,但只會像「大師班」那樣,只會在會員區內分享( Patreon / 網站 / YouTube 會員區是同步的);當沒有了點擊率等公眾考量,對一些嘉賓和內容而言,可能會反而願意分享;

6. 今後 Patreon 每日會有一個 centralized post,涵蓋當日公眾區所有內容的 link,而 YouTube 節目的無廣告聲音版本會繼續提供,暫定改為提供一鍵下載版連結、或提供整合當日所有YouTube 節目的一條過Podcast,以減低 inbox 的 posts 數量(以上待技術測試後再定)。而課堂通知、堅離地報內容通知等,亦會出現在同一個 post;

7. 在上述 centralized post 以外,會員區每日會有下列文字內容:
- 堅離地道 / 學生:國際關係評論 or 國際香港評論 or 書評/影評/樂評/藝評
- 堅離地城:+ 隨筆 、回憶錄(將討論是否應在深入結集出版)
- 堅離地報聯盟:+ 合作媒體 access(會研究如何增加其他)
- 堅離地球:+ 私人交流

8. 會員區影片,會包括原有大師班,及所有原有公眾區YouTube的訪問類、對談類、分享類影片,暫定過渡期間,先全部放在堅離地道 Tier,再慢慢聽大家意見,及視乎實際反應,決定如何分流、哪些保留、哪些增加、哪些fade out。也會嘗試引入和會員的對話影片,並不定期進行 live 交流。

以上安排,如果大家有任何建議 / 回應,請隨便告知,謝謝 🙏

Files

Comments

堅離地書院 College

我們將會在今晚公佈音檔的替代平台,會員可以同時使用下載及 RSS 訂閱的功能,以滿足大家需求,感謝大家的支持。 SimonPatreon Team

mortalK

我覺得改革後節目數量及內容都太多,無奈只能放棄部分有興趣嘅節目,建議嘗試減數量,或縮短節目時間。 陶教授嘅課,以及好多 Patreon  文章我都無時間再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