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教宗方濟各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烏克蘭應該有「扯白旗投降的勇氣」,引起激烈反彈。幾日之後,梵蒂岡高層、包括二號人物國務卿柏羅林都嘗試把言論降溫,指教宗的意思是希望「和平」,並演繹教宗其實也認為俄羅斯應該首先停止入侵,但為時已晚。

在歷史研究的角度而言,教宗指歷史上所有戰爭,都是通過談判終結,技術上這沒有錯,畢竟連普京也經常這樣說。梵蒂岡曾經有大量直接管轄的領土,而今天只剩下0.44平方公里,割地投降和談的經驗,自然也非常豐富。然而這次方濟各的言論,還是有很多不尋常之處,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是他對戰爭形勢有近乎直白的研判,這對一般教宗而言都是太世俗的:「When you see that you are defeated, that things are not going well,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the courage to negotiate.」 然而烏克蘭就算大反攻失利,目前形勢也只是膠著;雖然確是開始不利,但還遠遠沒有到「defeated」的地步。這反映教宗在接收資訊的層面,毫不懷疑俄軍已經「勝利」,而這樣報導的媒體很少,很可能他身邊有人有強烈類似觀點,而又影響到他本人。

第二,宗教領袖通常的說話都會避免直接介入局勢,專注講「屬靈」層面的東西,就算要帶出「和談需要勇氣」這類訊息,也應該戴足頭盔。就算要敦促俄烏雙方停火,責任自然首先屬於侵略一方的俄羅斯,而不是直接 skip 了雙方停火的程序,直接跳去勸其中一方「投降」。這令人覺得他將不願意停火的責任歸於烏克蘭,邏輯推演下去,確是與怪責烏克蘭人「為甚麼居然要嘗試抵抗」無異。

第三,教宗其實去年曾經譴責這場戰爭的「perverse abuse of power」,呼籲支持被侵略的人民,這算是間接譴責俄羅斯作為入侵方的聲明。但現在的發言,卻是將雙方的責任均等,甚至暗示西方不該對烏克蘭提供軍援,因為他在訪問的前一部份回應加沙戰爭時,就明確說「打仗需要雙方才打得成」,並「譴責一切武力」。這就和整個西方陣營的立場完全不同,反而接近類似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中立」立場。上述訪問出現之後,俄羅斯駐梵蒂岡大使立刻抽水,恭賀方濟各繼續教宗任期,然後擦了一輪鞋。無論教宗是否知情,客觀上已經起了模糊道德界線、綏靖侵略者的效果。

方濟各在阿根廷的一貫立場、接收資訊的渠道、即位後對不同強權的合作、千方百計對習近平示好的媚骨、與及對西方世界的抽離,反映他從一而終,都是一個「左膠」,這一點毫無疑問。但與此同時,究竟他改變教廷立場,有多少是個人「理念」,有多少是為了讓梵蒂岡「適者生存」?

畢竟西方的天主教信徒人口比例持續下降,拉丁美洲、非洲卻是天主教徒增長得最多的地方,梵蒂岡要將自己的觀點貼近「新市場」,也許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由於教宗畢竟象徵了一定道德力量和話語權,如果俄羅斯、中國等懂得利用梵蒂岡的「新定位」,在新冷戰2.0,絕對「好使好用」。

▶️ 繆熾宏:教宗對陳日君大出賣:梵蒂岡為何非對華建交不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XomoNZZqGE 

Files

Comments

Good Year

我成日都話, 神無呃人, 係D所謂神既代言人呃人, 舊約改左幾多, 新約又吹左幾多, 誰知道。不過我都好肯定既係我唔係神, 神點想, 點解咁我係唔知, 同時果D啊邊個邊個都唔知佢係神定係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