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利物浦稍為讓人意外地成為2023年的英超冠軍,甚至在昨天的足總杯比賽當中淘汰主場出擊加上近乎全主力陣容的阿仙奴晉級。賽季前將目光放在曼城與阿仙奴身上、賽季開始認為熱刺與維拉有力成為黑馬,但利物浦卻用超強的韌性稍為帶出,高普和團隊在整個賽季無論應對傷病、捏合陣容、榨取老將與小將們的能量上,都做得非常妥貼。當哥迪奧拿與阿迪達還停留在不屑換人、紐卡素與熱刺一度無人可換,利物浦卻用後備資源撐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甚至稍為掩蓋了陣容的弱點,這一點主教練高普應記首功。本文當然不可能把所有戰術要點以及理念全數分析,所以只揀選兩個比較突出的方向,希望大家滿意。

圖:對阿仙奴的足總杯比賽,高普在失去Salah、VanDijk和遠藤航的情況下出戰,但仍然保持了這賽季沿用的思路。

【一、二段發力的進攻精髓】

疫情後的足球世界,其中一個重大變革是五個換人名額的常規化,筆者在兩年前就一度撰文寫過五個換人名額帶來的轉變。在近兩個球季,意大利、西班牙球隊已經通過五個換人名額,變奏出不同的組合,例如烏甸尼斯曾經一場比賽將三個中堅替換完成死守,把干地的國際米蘭狠狠鎖死;馬德里體育會有一段時間會將一個區域的人員輪換,用充沛的體能打擊對手的弱區。

英超由於推行較遲,加上哥迪奧拿、阿迪達、坦夏這些對自己「A計劃」充滿信心的教練,本身就不愛使用三個名額,多出兩個頂多是防範傷病,而沒有在戰術層面上做考慮。但高普上個賽季在輪換方面的經典戰役亦不多,但今個球季明顯有了大幅的改善,當中最突出的就是八月底時,利物浦在少踢一下的情況下,用換人名額完成體能充電,最終反勝紐卡素,當時筆者亦都以《高普的體能學》為題,寫過分析。

幾個月過去,高普在五個換人名額的使用上,有了更明確的心得,最新一仗足總杯淘汰阿仙奴,在三線缺少VanDijk、Endo、Salah三名主力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在最終時刻反壓對手,首先當然要多謝阿仙奴的不殺之恩,但高普在末段對體能情況的重視,以及臨場動用名額去改變場面的做法,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圖:2003年出生的Conor Bradley以及2005年出生的Bobby Clark在足總杯重要賽事得到出場機會,這不是每位教練都敢的事。

以下的版友Sunny Wu在Facebook的留言,筆者認為很值得分享:

「之前版主提過高普係用5個換人名額最出色的一位,我想補充小小,高普的換人其實大致可分為「預設時段換人」(即賽前已戰術部署了這樣換),以及「臨場應變換人」兩大類,今場59分鐘用加芬比換Mac(轉Jones打6號位)和用Jota換Gakpo,都應該係「預設時段換人」,加芬比在今季後備換入最大功能係中場提速改變節奏,在攻守轉換時持球推進引領反攻,而用Gakpo先發大多數就要用佢去做迫搶消耗,在59分鐘同時換入換出二人,其實就係預先部署60分鐘後去反壓對方一段10-15分鐘的戰術。而75分鐘換入兩位小將就應該係臨場應變,阿仙奴62分鐘換入馬天利尼打利記右路,係阿諾被扭過兩次後,果斷將阿諾調離右路防區,再用兩年輕小將的體能抵消馬天利尼對右路的衝擊,並解放阿諾在中路的長傳視野和能力,用Jota的中路支點能力和Nunez和Diaz跑身後與阿仙奴拼最後一段。兩次換人其實都非常精彩。」

以上的留言很好地概括了這場比賽的換人變化,實際上高普在近來的比賽換人套路亦都可以做出整理,看似臨場應變的做法,其實背後有很多「法則」,反映出高普的團隊在比賽之前就已經把換人名額和時機計算在內。

圖:Martinelli出場後一度非常活躍,高普換入小將Conor Bradley後,在活力和拼勁上彌補了防守的不足,令Martinelli的進攻減弱。

比較常見,又或者說是比例較高的做法,就是Arnold的位置。上賽季衝刺階段高普將Arnold解放成為Half-Back進入中場組織,數據亮眼之餘解決了Fabinho的覆蓋問題,一度讓利物浦靠近前四位置,這個做法本賽季得到延續。但去到十一月國際賽期後,高普又做出了新的嘗試,當時對陣富咸,高普用Joe Gomez入替MacAllister,將Arnold直接成為中場,而Joe Gomez進攻時高頻率沿邊插上助攻,全然是閘位的踢法,利物浦的後場不再以變奏WM呈現,而是較為傳統的442模式,將人手疊堆在兩側拉開寬度。

這樣的做法很多時收到效果的原因,是Salah與Szoboszlai在前期已經完成了大量的消耗壓制,令到對手這一側的防守球員已經出現體能問題,此時再用JoeGomez這種有身體能力的球員、Arnold不能放鬆的傳球手,甚至Elliott都會加入在後期協助衝擊,這些有氣有力、技術能力不俗的球員壓制之下,Salah便可以在比賽末段輕易在此區域完成鑽探,找到空間。

圖:Arnold移入中路之後,Gravenberch得到更多自由拉邊組織,正是這次的推進造成Odegaard犯規,最終造成入球。

當右路走廊注入了活力,加入了「新」隊員,Salah就能夠從右路解放,更加靠近中路活躍,對曼聯的比賽後段是比較明顯的一次,當時用右路的體力去解放Salah走入中路成為核心,三番四次逼近曼聯的禁區,雖然最終無法全取三分,但比賽過程當中體現到高普團隊的二段進攻。

Salah今季三項賽事貢獻18球9助攻,當中8球5助攻是在比賽的最後15分鐘出現,進一步去看利物浦的英超數據,二十輪比賽的43個入球當中,有47%,即20個是在最後的二十分鐘出現,這個比例是英超最多的一隊,亦都可以完全反映出高普的二段進攻,存在巨大的威力。

【二、遠藤航的保護】

今個夏天利物浦在防守中場位置上挫折連連,Caicedo、Lavia都無緣加盟之下,高普只能在最後時刻收購日本國腳兼隊長遠藤航,1800萬的身價亦都某程度上反映到球員的實力水平。即使賽季初期使用MacAllister作為拖後組織者,阿根廷人原本是八號甚至十號位置的球員都只是「臨時代班」性質為主。

防守中場位置成為利物浦的軟肋,在今季的比賽亦都經常被對手針對利用,即使去到十一月底對曼城的比賽,哥迪奧拿亦都頻頻利用BernardoSilva與Akanji聯手打擊MacAllister,揭開了瘡疤。

圖:對曼城的比賽,Akanji頻頻抓住MacAllister的防守問題加以利用。

高普在這個問題之上亦都做了不少的嘗試,賽季初期嘗試使用Curtis Jones用體力和對抗在中場護駕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對熱刺的紅牌、停賽、受傷令到這項計劃又有所影響,高普只能轉用Elliott、Gravenberch取代其角色,但仍然收不到最佳的效果,有一段時間利物浦的中場是靠「眾志成城」的完成,甚至Salah都會回防到禁區前沿救駕、Nunez在MacAllister身旁站位,大概是一種「明知中場球員會被針對,大家跑多步去救援」的感覺。

Jones正選做體能輸出,然後就是承接上文所講的「二段戰」,當Arnold解放到中場之後,亦都同時解放了遠藤航。這位日本國腳當初在歐霸杯被圖盧茲擊敗一役,無論是防守的速率、用球的思維都顯然跟不上節奏,遠藤航因此遭到巨大的質疑,甚至有人認為這位中場級數配不上英超球隊,但最終高普的調教下,成為利物浦隊內的十二月最佳球員,讓不少質疑的聲音止息。

圖:遠藤航的表現比MacAllister並不遜色,主要在傳球方面比較明顯。

圖:但從進攻參與方面,遠藤航的效率甚至比MacAllister高。

圖:遠藤航上位後,利物浦的成績有了飛躍提升。

這樣的巨大的轉變,其中一項就得益於Arnold常規化的前置,有了這位能夠用球、亦都具有爆發力和身體質素的搭檔,遠藤航可以更加放膽離開防守位置進行前場的壓逼和反搶,其預判、小範圍爆發起動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掩蓋了他在中軸線上身體覆蓋力、對抗能力不足的問題。高普可以說是利用二段組合一併解決中場防守能力的問題。

當然中間還可以用對抗的思路去考慮,例如Gravenberch後備登場後大量對抗衝擊、甚至Gakpo作為八號位正選對抗接應(但很多時效果並不理想),Nunez在前場、左翼位置輪番對抗,目的就是要將對手的球員在防守耗費更多的力量,減少進攻的餘力和速率。

圖:遠藤航搶球的位置,能夠遍佈左、中、右三線。

【結語】

相比過去在聖誕節前已經只剩兩隊甚至一隊競逐冠軍,今季英超前列球隊整體的競爭力有所下降,列強混戰的局面亦都意味著各隊比起以往,有更多的陣容缺陷(不論是傷病造成抑或先天缺陷),在這種情況下,球隊更需要保證下限,等待競爭對手的犯錯,而不是勉強在缺陷明顯的時候強行改變踢法,高普短暫的「成功」主要是即使小將的體能都毫不吝惜地使用,穩住踢法,紐卡素這種疲兵陷入捱打、阿迪達70分鐘的無動於衷亦都被利用,兩場比賽實際上利物浦都有過輸球的危機,但最終可以笑到最後,高普保下限的做法,值得肯定。

但相比曼城的陣容厚度、艾瑪利調教下中軸線的穩固、阿仙奴實際上陣容亦都更加完整,利物浦的陣容缺陷仍然會是下半賽季能夠行得多遠的癥結,那麼高普接下來繼續鞏固現在的基礎,就值得追看了。

文:BLnaze

圖:數據網站資料圖

完稿日期:2024年1月9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