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與西維爾理念不合提前解約,今季轉投貝迪斯迅速搶佔頭條,前十輪比賽奪得六次全場最佳,Isco整個生涯就在高山低谷中往返,頂著金童名銜被寄予厚望,卻很快陷入驕傲自滿原地踏步的境況,到被看淡拋棄的邊緣,卻又轉型突破完成自證,但得到信任後又再次讓人失望,甚至半年之前仍然無球可踢,當大家以為會轉戰沙特甚或更低級別聯賽的時候,又穢土轉生重新出現在大舞台,Isco年僅三十二歲,卻已經有讓人值得細味的生涯。

Isco,全名為Francisco Roman Alarcon Suarez,Isco是取自「Francisco」的最後發音,1992年4月21日於西班牙南部馬拉加省的班那馬德那海岸(Benalmadena)出生,父親是Paco Alarcon,早年在酒店任職工作人員,兒子成長後加入經理人團隊負責處理合約事宜;母親是Jenny Suarez,是一位普通不過的家庭主婦,Isco還有一個哥哥Antonio Carlos Alarcon,早年都立志成為職業足球員,無奈在青年隊期間一次重傷夢想幻滅。

Isco的感情生活相當豐富,在十年前與當時的女友Victoria Calderon育有一子,但始終未有結婚,二人分手後,Isco又在枱面上至少有過兩位美女伴侶,直到2020年左右,Isco高調宣佈西班牙電視演員,同樣出生在1992年的Sara Salamo是他的另一半,二人亦都再有一子。

圖:Isco高調宣佈與Sara結婚。

【地區介紹:馬拉加省】

馬拉加最出名的人物,肯定是著名的藝術家畢加索(Pablo Picasso),外界對他作品的認知,大家停留在「抽象派」的概念,不過其實他的作品風格還融合了濃厚的非洲藝術元素,尤其是人類面容的輪廓與用色。之所以有這樣的特質,亦都與西班牙南部地區曾經從屬於非洲阿拉伯王國一部分有密切關係。

馬拉加在十三世紀時是格拉納達酋長國的主要港口,也是伊比利亞半島最後的伊斯蘭王朝的主要貿易窗口,由於南望北非、東望熱拿亞班國,馬拉加不僅在經濟上扮演重要角色,文化藝術層面亦都吸收到大量的南歐、非洲元素,在這裡不難找到有非洲特色的阿拉伯宮殿堡壘,市內亦都有羅馬劇場等,特色豐富。

圖:馬拉加的面貌。

馬拉加目前主要以旅遊業為重點項目,由於日照時間長、氣候整年維持在攝氏20度左右,吸引到很多歐洲人前往渡假,省內有多達七十個高爾夫球場,更加服務到不少上流人士前往「朝聖」。不過旅遊也不是馬拉加唯一的特色,1992年落成的安達盧西亞科技園(Andalusia Technology Park)也值得留意,由於佔地廣闊,省內的消費亦不高,成為了不少外商在南歐的落腳點,而為了供應多達六百多家企業的人才需求,馬拉加大學亦致力培養科技專業,通過緊密的實習計劃、畢業後提供出路的方式,建立一個穩定的人才鏈。

比較特別的是,很多國家的公司和辦公室,因應疫情後的工作模式轉變而撤走,例如紐約商業區的空置率越發高企等,但馬拉加卻沒有這個問題,反而由於不再受地域限制,令到歐洲不少企業可以遷移分部到更理想的地區,馬拉加的氣候、物價、基建配套等成為誘因,反而在疫情後得到更多的青垂。

圖:安達盧西亞科技園。

【Isco的球員生涯】

Isco小時候就已經隨哥哥去球場踢足球,萌生成為職業足球員的夢想。但他卻面對兩個問題,第一是嚴重的膝內翻,亦即俗稱的「O形腳」,這影響到他跑動和發力,另一個問題是他有超重的問題,幸好這還可以依靠後天的努力去補救。

圖:小時候的Isco有超重的問題。

由於先天的缺陷,令到Isco即使在同輩之間球技鶴立雞群,但仍然很少得到地區球探的推薦,加上這個小孩在場上的速度確實是極為緩慢,很難成為頂級聯賽的選手。直到十四歲那年,Isco終於得到華倫西亞青訓梯隊的「破例收容」,在B隊效力期間,Isco的球技得到廣泛的認同,但欠缺爆發力的問題仍然令到球隊難以信服,草草代表一線隊上場七次後,Isco就決定離開。

當時對Isco感興趣的有馬拉加,時任主教練柏歷堅尼對於中前場的技術含量極為重視,總監Antonio Fernandez就看上了只有19歲的Isco。「他怎樣走路,腿生成怎樣,我不在乎,我只會關注他怎樣踢球。」就是抱著這種心態,馬拉加以600萬歐元得到一塊瑰寶──盡管很多人認為用這個價錢買入一個腿形不健康是件瘋狂且愚蠢的事。

圖:AntonioFernandez力排眾議最終得到巨大的回報,Isco在2012年得到歐洲金童獎的榮譽,並且隨後以五倍價錢轉投皇家馬德里。

效力皇家馬德里或巴塞隆那肯定是眾多西班牙,甚至所有足球員的夢想之一,Isco亦毫不例外,在2013年的夏天,Isco以3000萬歐元加盟銀河巨艦,同年夏天加盟的還有「大聖爺」Gareth Bale、Carvajal以及Casemiro等人,不過對Isco而言最重要的,是Ozil在這個夏天最後時刻轉投阿仙奴、Kaka亦都以自由身回歸AC米蘭,Isco可以上位的空間仍然不少。

Isco加盟第一個球季就隨隊得到歐聯冠軍,在整屆賽事十三場比賽有十二次上陣機會,盡管在DiMaria轉型成功、Modric得到安察洛堤開發後融入,Isco有時需要作為第四甚至第五中場順位,但對於年僅二十一歲的Isco而言已經是彌足珍貴的成長機會。

2014年夏天,Benzema在熱身賽中傷退,安察洛堤毅然起用世界杯紅人James Rodriguez與Isco作為4-2-2-2陣式的雙進攻中場,支援Bale與C.Ronaldo攻堅,兩位天才橫溢的攻擊手得到的自由度甚高,Isco的腳下擺脫能力、James的全方位傳球視野讓皇家馬德里在九月至二月期間的二十七場賽事贏下了二十五場,只有國王杯兩戰馬德里體育會無功而還。雖然最終仍然無緣任何錦標,但已經讓人看到了Isco-James組合的威力。

圖:年輕,有球技,也有顏值,Isco與James的組合無疑被視為未來基石。

不過,14/15球季的連勝底下,安察洛堤的4222亦都暴露了中路防守薄弱的問題,這個隱憂在之後的球季讓安察洛堤無計可施,最終施丹接掌帥印,扶正Casemiro,確立了Casemiro─Kroos─Modric的標準組合,支援前場的BBC,兩位新星很快就面臨皇家馬德里生涯第一個重大的危機。

施丹要求中場球員大幅提升纏鬥、對抗的次數,利用跑動和壓逼去淡化後場的問題,包括Modric、Kovacic這樣的文藝青年都需要發展防守技能,Isco與James兩位邊緣人當然亦不例如。James在這種情況下與施丹不和,無心踢球,而Isco則嘗試融入其中,並且完成了轉型,為自己爭取到出場的時間。

在施丹二年,Isco以第四中場的身份負責控場,彼時的4312陣式,Isco往往會在頭55-60分鐘出場負責技術連接,銜接起中場與雙前鋒,並且為Asensio、Varquez後備出場變陣442衝擊做好鋪墊,當時的Isco表現並不亮眼,甚至遭到不少球迷的批評,但施丹卻認為Isco是球隊連奪歐冠的大功臣。

圖:與James不同,Isco能夠與施丹保持良好的關係,球員亦都在訪問中提到自己並沒有怨怪施丹,只有施丹替自己沒有做得更多而感到可惜。

皇家馬德里達成三連冠霸業之後,佩雷斯亦都將目光放到本土化與年輕化身上,施丹與CRonaldo遠走,Isco原本背負著帶領復興的希望(當然更有Hazard等),但從2017年夏天開始,Isco就小傷不斷,三時五刻就傷缺令他失去了比賽的連續性,2018年世界杯的低迷表現亦都讓不少人將出局的責任歸咎於他,最終Isco陷入了生涯低谷,體重超標、訓練態度不認真、場上表現不積極等問題接踵而至,最終球員以自由身身份轉投西維爾。

短短半年之後,又與總監蒙治、教練森派奧利不和而提前解約,原本簽署兩年合約的Isco,最終變得無球可踢的下場,直到今個夏天才得以加盟貝迪斯,而主教練正正是馬拉加時期賞識他才華的智利工程師柏歷堅尼。 新賽季Isco雖然合共只有2球2助攻,但場上的擺脫、突破、串連以及比賽氣質都有一定的水平,成為球隊穩守中游的靈魂人物。

【球員角色:主宰進攻的連接者】

出道時期以華麗的擺脫技術為隊友創造進攻時刻,彼時的Isco沒有令人深刻的爆發力,但卻能夠用傳球、遠射、連續擺脫的球感讓球隊得到入球的機會,在施丹二年的磨練之後,Isco出現更多橫向的盤帶,以左路Half-Space作為起動點向禁區孤頂進發盤球,目的意圖顯而易見──為CRonaldo扯出射門空間。有了前線提供縱深、身後又有三中場護航,Isco速度和防守的弱點得到完全的掩蓋,依靠拼勁提供纏鬥反搶亦都一度讓施丹給予高度評價。

來到貝迪斯,Isco沒有遺忘自己的腳法,也沒有因為昔日的身份而驕傲,他會主動與隊友配合,為隊友輸送射門的彈藥,甚至扯出空間完成「助攻前傳球」(Pre-Assist)作為前場的連接者,主宰著貝迪斯每一次的進攻方向,甚至進攻節奏。

圖:Isco在貝迪斯比較多時候司職進攻中場,亦是他生涯比較慣常的位置,在中路負責連接前鋒、左右兩翼。

圖:雖然運動能力有所退化,但Isco仍然敢於走進對手的陣型當中接球去承擔壓力,為隊友爭取進攻空間。

圖:一旦對手沒有加以壓逼,Isco的視野、傳球技術仍然有極高的水平。

【特點:最後稻草,原地擺脫】

Isco的生涯始終無法成為皇家馬德里核心,除了際遇與運氣,某程度上亦與他偏慢的球風有關,現代足球對球員的跑動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不僅僅跑動的距離,還需要提供跑動的速率、衝刺的頻率等等,去應付往返頻繁,大量攻守回合的趨勢。Isco先天的缺陷讓他無辦法完成高頻率的衝刺,盤球擺脫以後必須迅速完成傳射動作,這些都局限了他的發展。

但來到生涯的後期,沒有爆發力可以依賴反而讓他可以找到容身之所,柏歷堅尼讓他處於中鋒身後,前有WilliamJose的開路、兩側有翼鋒彌補跑動,讓Isco可以在中軍承擔壓力,而撐著Isco發展的除了傳球技術之外,還有原地擺脫的球感,也是他最後的技能,通過快速的變向尋找進攻路線,利用球場的空間加快對手防守的崩潰速度,這就是Isco現時剩餘的價值。

圖:Isco在禁區外將第二落點控制。

圖:對手逼近前用腳底一撥,避開搶斷。

圖:擺出角度後挑傳分邊,動作一氣呵成。

圖:Isco 用first touch變向,擺脫對手的追纏,繼而挑射禁區,最終博得角球。


【結語】

要Isco重返巔峰水平可能有難度,但看到一位才華洋溢的金童,在生涯的尾聲仍然煥發光彩實屬難得,在現今外圍環境的金錢誘惑之下,很多球員都不願意再在頂級聯賽再次闖蕩,沙特、美國都有大把金錢,而且還能在比較低水平的地方得到球星的待遇,Isco拒絕這些報價而留在西班牙,光是這個選擇已經值得一點掌聲。

文:BLnaze

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12月22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