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歐聯最後一輪,死亡之組再次引起關注,即使是提前鎖定出線資格的多蒙特仍然需要在主場守住不敗才能確保首名出線,更不消說紐卡素與AC米蘭都有非勝不可的理由,兩支球隊都需要一場勝仗才能保住出線的希望,至少讓自己在歐霸杯繼續征戰。

紐卡素本賽季主場八勝兩敗,氣勢強勁,包括大勝巴黎聖日耳門4:1一戰更加讓他們贏盡掌聲。不過,傷兵問題讓球隊在連場消耗之後已經陷入油盡燈枯的境地,連續五場比賽近乎零輪換的局面難以怪責主教練,本場比賽Isak留為後手,傷癒的Wilson立即披甲上陣都反映出球隊的問題。

AC米蘭的傷病情況亦都嚴重,而且集中在中堅位置的傷缺令到Theo需要請纓連場客串,今場比賽比較幸運的是前場核心Leao時隔一個月復出,讓前場不僅在人數上有更多的選擇,更加有更強的侵略性。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

【紐卡素:身體主導發展,英式足球的變奏】

紐卡素眾所周知是一支講究身體質素的球隊,前中後三線都擁有身體質素彪悍的重型武器,在部分球迷眼中紐卡素球員過度兇悍,但在艾迪賀維的藍圖當中,大量的纏鬥、身體對抗甚至不惜超技術犯規的阻截,都是基礎的概念,他們需要用身體來換取大量的攻守轉換時刻,進而讓Almiron、Gordon、Isak等人發揮短途突擊的威力。

對陣AC米蘭的比賽前半小時,紐卡素挾主場的氣勢不斷對抗和壓制,Joelinton、Guimaraes、Miley三位對抗能力出色的球員會統一步伐對位AC米蘭的中場線,阻截紅黑軍團轉身推進的路線,雖然AC米蘭擁有Loftus-Cheek、Musah等身體質素不錯的球員,但在紐卡素面前卻顯得脆弱,紐卡素在這個階段能夠形成圍攻狀態,有賴於將身體質素的優勢發揮。

當然,紐卡素能夠取得「成功」,不單純是他們擁有的身體能力,在這種與傳統英式足球貼近的框架之下,艾迪賀維積極加入南美元素去維持平衡,Almiron、BrunoGuimaraes、Joelinton三人在防守端擁有英式中軸缺失的柔韌,進攻端更有英式中軸欠缺的節奏感和擺脫轉移能力,正正因為三人之間的互動,使得身邊Miley、Tripper頻繁得到傳中的機會,成為紐卡素的主要進攻方向。比較可惜的是Tripper明顯疲態極現,自愛華頓一戰接連失誤之外,在傳中的穩定性和質素上都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也直接讓紐卡素進攻失去了銳利度,連帶死球的處理,都讓人感到無奈。

圖:紐卡素球員擅長在前場快速佈防,令對手失去向前的路線。

圖:一有機會毫不吝惜用身體壓制對手搶回球權,進而發起快速的突擊,正是這種頻繁的短距離衝刺,加大了球員的負荷。

圖:Almiron三番四次在中路與雙巴西中場連線,破解AC米蘭的壓逼。

圖:當中場球員在線與線之間接球轉身,就可以向兩側轉移創造傳中機會。

圖:紐卡素的入球來自相似的套路,只不過人物換成Gordon與Miley做就Joelinton。

【AC米蘭逐步收復失地,亂戰衝擊以暴易暴】

紐卡素的士氣在入球之後不增反減,球員在催谷三十分鐘之後進入瓶頸,他們嘗試繼續轉移長傳的踢法失誤率越來越高,尤其是雙中堅的長傳質素低落,讓AC米蘭防線得到喘息的空間,可以站穩陣腳收復失地。

AC米蘭在上半場尾段開始終於可以成功建立慣常的3-2站位,利用Theo與Carabia兩名閘位球員保護Tomori,三位球員都具有不錯的橫移能力,加上組織核心的Reijnders居中的調度,Florenzi則在旁邊做輔助的工作,雖然這位前羅馬球員是中場出身,但現在已經失去了中路組織對抗的能力,他更多時候是負責最簡單的銜接工作,這個時候就需要依賴前場球員去分擔壓力。致命的問題在於,負責前場運轉,衝破對手中場的Loftus-Cheek的表現低迷,他不僅在對抗Joelinton落於下風,幾次突圍而出後的傳球質素和決定都非常差勁,直接葬送射門的機會,正因為這一點無法有效發揮,AC米蘭的進攻只能依靠傷癒復出的Leao。

葡萄牙人今場不負所託,先用身體對抗鬥垮了Tripper,令老將提前被換,繼而又用速度壓制Livramento打開缺口,小將在壓力下接連出現失誤,當中最危險的是讓Leao有一次單刀機會擊中門柱。

派奧利眼見球隊擁有體能優勢,亦都順勢動用換人名額「以暴易暴」,Pobega代替低迷的Loftus-Cheek保障中場對抗能力,Jovic登場讓Giroud稍為退居中場負責連接,十分鐘後Giroud枯竭,就用Chukwueze、Okafor兩位具有速度和爆破力的球員接手,這總攻階段AC米蘭擁有Leao、Chukwueze、Okafor,甚至由於Pobega在場,Theo都一度殺過半場突擊,這種衝擊力正是他們能夠在意甲輾壓小球會的力量。

紐卡素固之然不是小球會,但在體能枯竭之下,已經無法再與AC米蘭抗衡,Joelinton與Almiron接連在中路控球失誤,Schar、Lascelles尾段連續用犯規去阻止對手的快攻,這些都反映出問題。AC米蘭能夠反敗為勝,靠的是較為有深度的板凳,也依靠紐卡素之前對手的協助消耗。

圖:上半場一直消失或不完整的五人後場站位,下半場終於現身。

圖:Loftus-Cheek承擔很多break-the-line的任務,甚至會讓Pulisic回接去為他創造空間,但連續兩次落底傳中竟然都是軟弱無力的地面球。

圖:即使有人數對等的反擊機會,Loftus-Cheek都用極低質素的傳球來終結。

圖:Leao的單挑是AC米蘭能夠重奪優點的關鍵手段。

圖:Theo尾段有餘力衝過半場直接連接鋒線,這次可惜被Lascelles阻截,但已經是施加壓力的一種。

圖:AC米蘭反超前的入球,Okafor在中路啟動,紐卡素球員根本無餘力追趕,Chukwueze、Leao同時衝擊,讓紐卡素防線充滿漏洞。

【結語】

艾迪賀維在傳統英式足球的框架下加入南美元素,使得紐卡素整體的風格剛中帶柔,與莫耶斯的韋斯咸互相輝映成為了一個獨立的戰術流派,但不同的是,紐卡素依靠大量跑動拼搶去換取快攻機會,通過頻繁的短途衝刺去施加最大的壓力,因此一旦有個別位置出現傷病,失去輪換的空間,就會帶來連鎖的反應,現時紐卡素的困局有不幸的因素,亦是風格使然,這次歐戰之旅應該可以為艾迪賀維上寶貴的一課,接下來怎樣調整球隊的輪換體系,是前進的空間之一。

與之相近的AC米蘭亦都可以從戰術上理解傷病問題,稍有不同的是他們的核心在關鍵場次的穩定性仍然存在問題,Theo、Tomori、Leao等撐起體系的關鍵人物都沒法保證自己在強強戰當中的輸出,神一場鬼一場的問題也讓派奧利很難拿捏分寸,紅黑軍團擁有意甲少有的衝擊力和活力,在個別位置上甚至比拿玻里擁有更強大的身體能力,但怎樣使在意甲有效的踢法在歐洲賽場延續也是未來需要思考的方向,歐霸杯的舞台強度較低,但可以接觸更多的風格,或許對調整期的AC米蘭而言也不全是壞事。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12月16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