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超第九輪大戰連場,當中最受矚目的,必然是兩支倫敦球隊的對決,車路士主場迎戰阿仙奴。車路士在國際賽期前,完成谷底反彈,取得三連勝,並且只失一球,當中最近一場作客般尼除了大勝4:1外,更加踢出今季最流暢的進攻。而阿仙奴雖然在歐聯賽場,被法甲的朗斯擊敗,但旋即在聯賽擊敗冠軍的競爭對手曼城,英超至今保持不敗,氣勢如虹。因此,即使車路士近兩年的成績起伏不定,但這場比賽仍然充滿吸引力。

國際賽期對兩支球隊的主力消耗不算太大,主要在於幾位南美球員,其他球員大多數都能夠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例如車路士的Sterling、Colwill、TSilva,阿仙奴Saka、Martinelli、Saliba都可以專心備戰,所以對於兩位教練而言,國際賽期沒有帶來太大的負擔。

不過,車路士由於中鋒位置的Borja再次受傷,加上Jackson亦都輕傷,因此需要Palmer串演中鋒角色。幸好Gusto解禁復出,讓Cucurella可以回歸熟悉的左閘位置,加上James已經可以回到後備席上,對於普捷天奴而言,可算是及時雨。阿仙奴方面,Saka、Saliba兩位因傷缺席國際賽期的球員,都能夠健康出場,即使賽前傳出有傷在身的Trossard亦都可以在後備席上,阿迪達可以參考曼城一戰,利用後備兵源完成接力跑。

圖:雙方的正選陣容,車路士以Palmer作為中鋒;阿仙奴則繼續信任Jorginho。

【平衡的防守】

車路士今場比賽的防守非常出色,沒有盲目的前場壓迫,亦沒有混亂不堪的跑動,每一個球員都清晰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並且通過互相協防、補位,盡可能壓縮中路空間,阻止阿仙奴球員完成組織。

具體做法是在防守階段,放棄對阿仙奴兩位中堅的壓逼,利用一個4-4-2的站位,Gallagher與Palmer協助Enzo、Caicedo在中路完成空間壓縮,防止阿仙奴球員在中路,完成轉身、橫向轉移等工作,當中尤其以阻截Odegaard的防守最為強悍。而阿仙奴中路欠缺身體對抗能力強悍的持球點,無辦法化解Enzo與Caicedo在小範圍搶截糾纏的優勢,這一點也讓車路士在防守時受到的壓力較小,只需要專注於地面的防守就可以解決問題。

由於車路士沒有進行前場壓逼,Jorginho在後場的組織能力作用有限,Jesus本場比賽現身接應的次數和頻率亦都較低,這加劇了阿仙奴在中路銜接各個區域的能力,上半場阿仙奴在中路的攻勢,非常依賴Rice放棄組織位置向前插上,但孤掌難鳴,作用有限。

圖:車路士在防守時,將原本較常用的的4-5-1變成4-4-2。

圖:即使阿仙奴球員在四人之間接球,車路士都至少有兩名球員會立即逼近,阻止轉身、轉向。

圖:Odegaard每次想現身接應,Enzo都會切斷接球路線,而Colwill亦都會隨時就緒上前對抗。

圖:Jesus開場階段有嘗試回到中場接應,但可以提供的支援有限,在之後的時間他幾乎沒有再現身。

圖:Zinchenko慣常來到中場協助組織,Rice就能夠分身完成插上,這是阿仙奴上半場最接近入球的機會。

成功削弱了阿仙奴在中路組織的能力,車路士接下來的課題就是如何限制阿仙奴兩邊翼鋒,今場比賽必須稱讚的是Cucurella在單防Saka的工作上非常稱職,如同一般西甲出身的防守球員,Cucurella的防守技術並不出眾,但卻非常擅長近身纏鬥,而且亦都樂於利用大尺度的動作,不斷測試球證的尺度,完成防守。這場比賽賽後有很多阿仙奴球迷討論Cucurella的動作,太遲領黃,但其實非常多西甲球員都會再球證容許的情況下頻繁犯規,直到累積足夠次數,取得黃牌才會停止。

(當然這種防守方式其實是很風險的,尤其是英超球證的執法尺度非常飄忽,部分西甲防守球員在初登陸英超的日子很容易第一、第二次犯規就直接領紅或背負黃牌,例如Casemiro是最明顯的例子,Cucurella這場能夠限制Saka大部分時間,球證尺度較寬亦是重要原因,當然這不是部分阿仙奴球迷和專頁口中的「黑哨」,只是標準問題,Saka也要學習面對這種防守,畢竟要撐起阿仙奴這樣的球隊,你需要學習應對不同的對手、甚至不同的球證尺度。)

直到下半場中段開始,由於Mudryk在左路的協防效率下降、BenWhite亦都開始在外圍嘗試插上支援,Saka才能夠放開手腳嘗試進入禁區。

圖:Cucurella防守時毫不惜身,這也是他在基達菲時代最出眾的地方。

圖:Saka幾次背身接球都被纏死,丟失球權。而車路士在附近亦都部署了不少兵力,隨時準備搶點球權發動反擊,Saka需要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怎樣做得更好,例如壓低重心搏犯規,又或者更多與隊友溝通完成反跑、假跑,藉閘位球員的插上去限制Cucurella的貼上。

【阿仙奴失焦的進攻】

阿仙奴在車路士有秩序的防守之下,無法建立到有效的攻勢,主要原因在於他們一直以來非常倚賴前場球員的流動性,通過路線的切換、球員的跑位去製造進攻空間,但面對車路士緊湊的陣型,他們無法切換進攻路線,跑位亦都遭到對手封鎖,Gallagher此役雖然在防守時大多數會在陣型前端與Palmer聯手,但其不惜氣力的跑動,有時甚至會回到二閘位置去幫助補位、夾擊,這種對比賽的投入度以及對於隊友的支援,成為了阿仙奴超過七十分鐘時間無法製造命中目標攻門的主要原因。

破密集是世界難題,強如曼城在陣地戰進攻都不時陷入困境,過去哥迪奧拿會依賴兩翼的個人能力去無中生有,現今則選擇化繁為簡確立大中鋒體系,Alvarez之所以屢屢第二排得到射門空間,上賽季圍繞Haaland打造體系而建立的威懾力作用關鍵,因為對手不敢讓防守球員單防Haaland,那麼Haaland周遭的空間就必然會形成空檔。但阿仙奴沒有這種可以在前場充滿威懾力的球員,也沒有可以利用身體質素去護球、二傳、引導後排的中鋒,即使Jesus擁有對抗的意欲,但身型所限以及把握能力的不足,都讓他在強強戰中的功效大打折扣,強行發力後造成的肌肉損傷亦都成為他每年必會傷缺一段時間的根本原因。

阿仙奴在進攻時沒有焦點,球員們只能「打到哪算哪」,節奏緩慢、亦都欠缺空間去進行無球跑動牽扯,長時間無辦法威脅車路士防線,甚至連施加壓力的的機會都欠奉,也就說得通了。為甚麼阿仙奴球迷和電視台節目屢屢提到Toney的名字,或許今場比賽就更加顯而易見了。

圖:阿仙奴一次中場搶斷後的反擊,Martinelli跨區作戰,但Gallagher已經快速回到防線協防,最後甚至搶下球權。同一時間,阿仙奴沒有人在最前端嘗試對車路士中堅施加壓力,沒有明確的接應點為隊友「指路」。

圖:Jesus會嘗試背身做支點,但面對經驗老到的T.Silva沒有太大優勢,即使佔住身位想做二傳,身邊亦沒有足夠的接應點。

對阿仙奴來說,比較慶幸的是車路士這邊同樣欠缺進攻的焦點,以致他們在反擊時的持球跑動距離往往過長,削弱了最後一擊的銳利度。不過,對於反擊的球隊來言,對支點的依賴性相對較少,普捷天奴部署Palmer稍為在中路進行銜接,再利用Sterling與Mudryk的速度去創造縱深,雖然沒有太多的end product,但至少可以穩定地將球送到前半場,加重阿仙奴防守球員的體力消耗和負擔。阿迪達在下半場果斷利用冨安健洋換下Zinchenko,日本國腳的身高可以應對長傳以及Zinchenko背負黃牌的潛在危隊都是考慮之一,車路士雖然入球來自十二碼,但從這次的調動來看,普捷天奴的做法成功消耗了阿仙奴一次換人名額,也並非毫無效果。

Jackson的後備登場讓車路士的進攻更加明確,但這位前維拉利爾前鋒跑動後的選擇非常糟糕,在禁區遲疑不決的毛病成為最大的障礙,但車路士其實在失球之前仍然憑藉出色的防守和有序的反擊,向阿仙奴施加到足夠的壓力。

圖:創造十二碼的攻勢來自車路士的對角線轉移。阿仙奴的防線由於忌憚Sterling的速度且戰且退,給予Palmer有足夠空間完成傳遞。

圖:車路士在遇到壓逼時會利用長傳直接連繫翼鋒,Gallagher等人會快速靠近接應第二點。

圖:Gallgher突破後,其實在球場一側形成三對二的局面,可惜Gallgher沒有選擇外圍空檔的Sterling,而是傳給空間極少的Palmer。

圖:Jackson雖然沒有太強的組織能力,但基本的背身接球二傳都能夠做到,他出場之後可以減少中後場球員個人突破的距離。

【阿迪達再次後發制人】

面對曼聯、曼城兩場比賽,阿迪達在後半場的調整都讓球隊從和變贏,當中尤其以國際賽期前對曼城一戰有序的調動極為明顯,一次又一次打擊曼城的右路從而搶得了關鍵的三分。本場比賽在兩球落後的情況下,阿迪達再一次利用臨場的調整增加了搶分的本錢。

前文已述,半場收起有黃牌在身的Zinchenko避免了最壞的局面,繼而果斷地收起發揮受限的Odegaard、Jesus、Martinelli等絕對主力讓Havertz、Trossard、Nketiah等球員接力上場,當中尤其以對曼城一役戰術作用明顯的Havertz作用最為關鍵,在扳平的入球過程中,Havertz扮演了臨時支點的角色,解決了失焦的問題,就是這種突如其來的機會,讓車路士防線暴露了空檔。

當然,不得不讚賞的是阿仙奴球員的個人能力,無論是曼聯一戰補時絕殺、曼城一戰的折射、今場兩個入球,其實都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本場比賽Rice與Trossard的入球,難度並不少,Rice的入球難度在於第一時間起腳,而且距離接近40碼;Trossard的墊射亦都需要很強的球感去「卸力」,所以這場阿仙奴雖然在戰術上被普捷天奴剋制了大部分時間,但最終個人能力亦都讓他們可以解決了困局。

圖:扳平的入球來自Havertz在前場接應Raya的長傳,製造了車路士防線的混亂。有氣有力的Nketiah在前場的跑動亦都有不少的功勞。

圖:Havertz出場之後的角色不是過去的「八號位」和「九號位」,也不是在左路活動,反而會在車路士中場的身後,利用Between the line空檔完成銜接,較近於一個十號位球員,替代Odegaard。

圖:Saka的傳中,Nketiah與Havertz、Trossard同時殺入禁區,這對比上文展現的情況天淵之別,也讓Trossard有機可乘。

【結語】

對於車路士來說,近來的表現逐步提升,甚至能夠大部分時間限制阿仙奴的進攻,普捷天奴季初承受的壓力可以逐步緩解。但最終無法全取三分,亦都反映出他們欠缺九十分鐘對比賽的統治力,之前對維拉一戰就曾經試過屢屢創造機會但最終被Watkins一劍封喉,怎樣做到持續性、怎樣「殺死比賽」很重要,Sanchez的失誤不可原諒,但Raya同樣犯過錯,Rice與Palmer之間的把握力差距,或許就是兩邊目前的情況。

阿仙奴連續在最後時刻收獲分數當然可喜可賀,阿迪達連續使用後備兵源完成搶分也值得讚賞,不過過多需要比賽末段才能收割勝果也不是良好的現象,尤其是對體能的消耗始終存在,阿迪達需要在賽前做好更多的針對性部署,確保球隊可以在更長時間佔據主動。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

完稿日期:2023年10月23日

Comments

Son Wong

一直唔太明白點解阿迪達唔肯用Partey做6號位,再放Rice去左8串連左邊攻勢。Jorginho 同Zincheko 兩個球員嘅對抗性都比較低,固然佢哋嘅傳送、視野都好好用,但係屢屢面對對方防線縮後,同埋中場球員遮線夾擊前線三人,阿迪達更加應該用一啲身型上比較有對抗性可以運球上前場突破重圍嘅球員。

blnazefootball

開季有試過咁做,但之後Thomas傷左就冇得再咁做,我覺得起用Jorginho除左想幫手破壓逼之外,仲係想解放Rice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