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夏天離開皇家馬德里之後,Hazard在十月初正式宣佈退役,從三十二歲之齡以及他本來的級數來說,這個階段就不再在球場上令人感到可惜,但從近年的際遇、發展以及球員展現出來對比賽冷卻了的熱情,似乎又讓人毫不意外。

Eden Hazard在1991年1月7日於比利時中部城市拉盧維耶爾(La Louviere)出生,父親Thierry以及母親Carine都是職業足球員出身,父親是比利時乙組球會的成員,而母親則是比利時女子甲組的隊員,不過在懷有Eden之後,母親就決定退役,夫妻二人為了讓孩子們擁有更理想的生活環境,因此在退役後選擇成為體育老師,通過穩定的收入,讓Hazard一家人可以得到更加富裕的環境。

Eden還有三位弟弟,比較有名的是TroganHazard,這位曾經一同轉會車路士,後來轉投多蒙特及PSV,如今落戶安德烈治。而另外兩位弟弟Kylian目前效力於比利時甲組的RWD Molenbeek,四弟Ethan則還在青年隊中效力。

圖:Hazard一家出席Eden加盟皇家馬德里的發佈會。

Eden Hazard的妻子是Natacha Van Honacker,年紀比Eden小一歲,二人在中學的時候就已經相識、相戀,在Hazard成為職業球員之後,Natacha就一直支持著另一半的事業,讓他沒有後顧之憂,因此Natacha一般被視為全職的主婦,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 二人在2012年夏天,即Hazard加盟車路士前結婚,如今育有三位子女。大兒子在2010年出生,名為Yannis,計算的話,二人是在十八、九歲就擁有第一名孩子,而且當時還未正式註冊。

圖:Eden Hazard一家五口以及其母親。

【球員生涯】

Hazard的父母都是足球愛好者,因此他們的居所亦都與足球場非常接近,這使得四兄弟從小就對足球充滿興趣,四歲的時候,Eden就已經接受社區球隊的訓練,在接受培訓的八年間,Eden幾乎是社區的寵兒,因為不僅能夠入球,還能夠與隊友配合,帶動球隊整體的進步,他的特質讓其他家長都非常喜歡。

到了十六歲那年,里爾的球探找到了Eden的父母,並且提出要將之收歸旗下的渴望。考慮到比利時球會對於青訓的設施不足,里爾與他們居住的城市亦只有1.5小時的鐵路車程,因此父母答應讓孩子們前往法國──當時連帶Trogan亦都被里爾招攬。

Eden小時間的偶像是Zidane,為了看他的片段甚至會四處找尋他的錄影片段,忘記了回家吃飯的時間,因此他在盤球時亦都學足了偶像的風韻,突然的起動、快速的變向,創造路線之後與隊友連繫,這些都讓他快速成為里爾青年隊的主力,甚至被當時的一線隊主教練普爾召喚到一線隊訓練,甚至給予後備登場機會,當時的Hazard只有十六歲。

(註:普爾即Claude Puel,之前執教過修咸頓、李斯特城那位)

2008年的夏天,接手里爾的主教練路迪加西亞(現在執教拿玻里那位)正式將EdenHazard提拔到一線隊,給予常規的後備上陣時間,並且在賽季末的衝刺階段給予主力位置。而Eden Hazard亦都用出色的表現回報主教練的信任,他協助球隊以第五名完成賽季,獲得歐霸杯參賽資格,而自己亦都成為了年度法甲最佳新人,是第一位能夠獲得這項榮譽的外籍球員。

圖:沒有人能夠否定加西亞是發掘Hazard最大的功臣。

盡管立即收到阿仙奴、巴塞隆那甚至皇家馬德里的邀請,但Hazard的父親認為「時機尚未成熟」,希望兒子繼續在里爾穩定成長,而球員亦都遵從父母的指示,在接下來幾個球季繼續為里爾效力。2009/10球季,EdenHazard蟬聯法甲最佳年輕球員的獎座,成為歷史上兩次獲得獎項的球員。

2010/11球季,Hazard出席了法甲全部38場比賽,貢獻7個入球11個助攻,協助球隊奪得聯賽冠軍,他更獲得法甲最佳球員的稱號。接下來的2011/12球季,Hazard更加火力全開,在38場法甲比賽當中攻入20球,貢獻18個助攻,雖然這次無法讓里爾衛冕成功,但他仍然成為法甲的最佳球員,年僅21歲已經能夠連續兩季奪得這個頭銜,殊不容易。

這樣的表現亦都順理成章吸引到豪門的注目,2012年的夏天,Hazard以約3000萬鎊的價格轉投車路士,接過了Bosingwa的17號球衣,處子球季就貢獻了9個入球,並交出14次助攻,比較遺憾的是,車路士在十二月的世界冠軍球會杯中,被哥連泰斯擊敗,接下來的五月,他又因傷缺席了當年歐霸杯的決賽,雖然球隊這次可以奪冠而歸,但對Hazard而言,肯定不是一個完美的賽季(註:Hazard在2023年才隨皇家馬德里奪得世界冠軍球會杯冠軍,但他在賽事當中因傷無法出場。)

之後的故事或許讀者們都不陌生,在車路士效力七年間,Hazard協助球隊兩次奪得聯賽冠軍、一次聯賽杯、一次足總杯的冠軍,而他本人亦成為2015年英超的最佳球員。在2018/19球季,他終於能夠以正選的身份,在歐霸杯決賽協助球隊擊敗阿仙奴,為球隊的冠軍作出重要的貢獻,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圖:Hazard以一倍的票數力壓隊友Giroud,當選2018/19球季歐霸杯最佳球員。

在如此出色的狀態下,Hazard以超過一億鎊的價格轉投皇家馬德里,當時佩雷斯的構想是希望用比利時人的能力填補C.Ronaldo的空缺,但很可惜,這時候的Hazard已經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傷病纏身,幾年間僅僅為皇家馬德里出場76次,平均每次出場時間只有49分鐘,而貢獻的7球12助攻亦都難言出色,縱使安察洛堤回巢之後,一度希望他與Jovic兩位球員可以分擔主力們的輸出,但結果Hazard每次稍有起色就傷出,最終還是被放棄,今個夏天也達成協議提前解約。

國家隊方面,Hazard是比利時黃金一代的關鍵成員,DeBruyne的組織力、Hazard的突破和創造力,成為了比利時最強大的武器,在馬天尼斯的戰術之下,二人的合作支援Lukaku成為了弱隊難以招架的力量,2016年歐國杯Hazard一度連續四場比賽貢獻助攻、2018年世界杯以隊長身份帶領球隊歷史性奪得季軍、2019年的8場歐洲杯外圍賽,Hazard更加全數交出入球或助攻(合共5球7助攻),讓比利時以全勝姿態獲得入場券,當時的比利時一度在FIFA的國家隊排名當中穩坐冠軍席位,靠的就是這種穩定的表現。

可惜的是,2019年之後他的健康情況同樣影響到了比利時的成績,2021年舉行的歐國杯,原本比利時以四連勝的姿態進入八強,但他卻因傷缺席,令球隊被意大利淘汰;2022年的世界杯就更加無奈,在Lukaku已經缺席的情況下,原本希望Hazard可以與DeBruyne帶起進攻,但結果Hazard幾乎難以起動,甚至無法踢足全場下,仍然傷出,小組賽第三場比賽Lukaku的連環失機成為頭條,但Hazard在比賽當中只能出場3分鐘對比利時亦都非常致命,對於Hazard而言,上過歷史高峰,卻又在最後一次大賽黯然出局,應該算是他生涯最大的缺憾。

圖:貴為比利時黃金一代的隊長級人物,如此結局還是令人無奈。

【醜聞?趣聞?】

2013年Hazard曾經在聯賽杯對陣史雲斯的比賽當中,由於對球僮沒有給予皮球不滿而暴怒踢人,事件引起了廣泛的批評,Hazard事後承認錯誤,並且公開道歉,表示他情急之下想踢走皮球,但沒想到球僮居然會用身體阻擋,造成這次事件,他已經親身向其及其家人道歉,對方亦都接受。

這位被踢的球僮名為Charlie Morgan,如今已經是一位二十六歲的青年,他父親Martin Morgan是史雲斯的老闆,擁有Morgans Hotel,是個酒店業大亨。而Charlie則與好友Jackson Quinn成立了一家伏特加公司(Au Vodka),如今已經是日產超過三萬五千瓶酒的企業,並與澳洲、西班牙等世界各地公司有合作關係,市價超過四千萬鎊,Charlie Morgan亦成為2022年《時代雜誌》年輕企業家之一,名副其實「莫欺少年窮」。

(或許Charlie可以試試與Hazard合作進軍餐飲業?)



【球員的特點與踢法】

之前介紹過Ozil 等人所謂「十號半」的角色,又或者稱之為Half-Space Creator的踢法,這些球員主要是一些傳統十號位改向邊路發展,規避背身接球對抗的次數,盡可能面向禁區。

Hazard在活動範圍上與上述的角色相似,但在踢法和風格上卻有很大的分別,David Silva、Ozil這類型的球員屬於「中路球員邊置化」,而Hazard則相反,屬於「邊路球員中央化」,他們具有不錯的柔軟度,可以通過大量的變向去創造用球空間,甚至為隊友牽引出防守球員,繼而送上助攻、射門等。

這種類型球員的出現,甚至像Salah、Mane、Pedro這種由翼鋒變成射手的「邊中鋒」,主要原因是近十年中鋒角色的演變,大部分中鋒失去了昔日利用身體作為支點的踢法,偏向走腳下技術路線,甚至大部分中鋒為了牽扯對手,成為了戰術上的「棄子」,Firmino是最極端的例子,但橫觀Benzema、Lewandowki、Kane等人,都同樣有這種傾向,因此就需要外圍球員取而代之,走入中路去填補入球的責任。

圖:Hazard在2018/19巔峰球季的活動範圍,主要仍然是靠近邊線活動,但甚至走入禁區。

圖:順帶一提,2018/19球季的Hazard幾乎無人可擋。


Hazard之所以能夠在英超站在頂級位置,一方面他的快速變向正是英超高重心守衛的剋星,而與Salah等人與別不同的是,他具備出色的背身擺脫能力,壓低重心、護球、繼而起動轉身,又或者直接利用一腳觸球去完成轉身衝擊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戲,那個令世人不敢遺忘的巨臀,活用起來實際上也是他的武器之一,在沙利時代,之所以會選擇用Hazard作為「死亡三小」的偽中鋒角色,看中的正是他的背身能力,但Hazard比較幸運的是,沙利最後還是放棄了執念,選擇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活用Giroud與Kante來解決問題,完成歐霸奪冠的旅途。

圖:背身護球,連續轉向、加速擺脫,Hazard的動作甚至可以成為後場的推進器。

圖:護球、轉身、突破,一氣呵成,對手的防線瞬間失去了三位球員,其他隊友自然有更多進攻空間。

圖:面對上搶靈活變向。

圖:對手埋身對抗亦都可以保持平衡,甚至讓對手倒地。

圖:禁區內先切向中路,對手急停後,再突然變向起腳。

當然Hazard也不是沒有缺點的,比起其餘幾位擅長得分,甚至可以衝擊金靴獎的翼鋒,Hazard在入球一項的數據並不出眾,雖然能夠穩定上雙,但對比Son、Salah這些能夠各項賽事挑戰30球的球員,Hazard的作用更多是在推進階段的支援,而不是禁區內部的衝擊,這一點或多或少都影響到他在外界整體的形象,畢竟在一項獎項投票上,數據有時比賽場上的作用更顯眼,因為投票那些人,很多時都不會看比賽…

或許是長年累月需要利用身體支撐對抗,又或者過多的變向導致的超負荷,加上飲食習慣的影響導致的超重問題,加劇了下半身的負荷,Hazard近年的肌肉傷患很大程度上是這些原因結合而來,對比起C.Ronaldo在翼鋒之路見盡頭立即增重轉型,Bale在尋求轉型過程當中與比目魚肌周旋,最終愛上高爾夫(!?),Hazard乾脆選擇放棄,可能也是一種「人生得意需盡歡」的瀟灑吧。

【結語】

在Messi與C.Ronaldo的強勢之下,「世三」幾乎成為了當代最強球員可以角逐的唯一頭銜,而Hazard正正是當中被談論最多的一位。從里爾鋒芒畢露,到史丹福橋的天之驕子,Hazard將華麗的技術結合實際的貢獻,讓球迷們留下了一眾的名場面。

不過,或許漢堡包已經足夠填滿其飢餓感,球場馳騁已經不再是他渴望的事,而身體狀態亦都不容許他再在頂級賽事中展現風采,三十二歲之齡就退役或多或少讓人感到黯然,但考慮到近年世界的發展,與其在球場上勉強「活下去」,倒不如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做到享受生命,也值得祝福吧?

雖然,之前說韋斯咸想邀請他「復出」,搞到筆者都不知這一段該不該修改好…

文:BLnaze

圖:網上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10月18日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