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億萬大軍卻在九月份聯賽顆粒無收,預期中開季可以高歌猛進的畫面並沒有到來,普捷天奴的能力與單線作戰的優勢無法成為車路士的燃料,昔日的鐵血藍軍在踏入十月份時仍然在下半頁的位置掙扎,甚至落後於水晶宮、韋斯咸等同為倫敦市的球隊。

傷病連續的打擊導致普捷天奴出現太多的被動調整,由Nkunku到Lavia的「未戰先傷」,繼而又有James到Chilwell同時折翼,到Gusto融入進度理想,又因為紅牌需要停賽,最終Cucurella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右閘身份作出貢獻,這些充斥無奈的用人調整,是普捷天奴開季成績不穩的成因之一。

不過,論兵源質素和數量、球員的特點等,車路士在整個九月份只在聯賽杯勉強攻入一球,這仍然有普捷天奴的問題所在,譬如對維拉一役的幾個換人調動呈現出貪勝怕輸的搖擺心態,最終暴露防守的缺口,又例如更早時份對森林的比賽,換人調動加劇了場面的失控等,普捷天奴作為主教練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

幸好,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以及部分「重點」球員的加入,車路士的整體表現有所提升,在是次國際賽期之前不僅取得各項賽事三連勝的走勢,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進攻開始有所起色,對般尼一役的4:1大勝之餘,過程中還展現了超強的衝擊力以及進攻思路的清晰,這些都是值得欣喜的,那麼接下來的路,又該怎麼走呢?


【謹慎保守的缺陷,未來發展的基礎】

之前記得在Facebook幾個有關車路士的球迷專頁、群組等等,都掀起過一輪有關於三中堅體系對車路士而言是否過份保守的討論,當中尤其以「三中堅不能主攻」這個很恐怖的論調為主題展開討論。

有關三中堅體系的可塑性,之前在介紹意甲或者國家隊層面賽事時就不時談及,三中堅與四後防之間誰進攻、誰保守其實取決於取材以及場面上的執行。如果從普捷天奴起始的取材以及運轉模式而言,說他手下的車路士謹慎保守,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背後的原因不是三中堅與否,而是在用人方式上存在的問題。

以後場為例,由James(Gusto)、Disasi、T.Silva與Colwill、Chilwell組成的防線,在進攻時Chilwell會大舉壓前成為左翼,而Colwill則會展開作為左閘出現,在這種情況之下,當然不能用三中堅的思維去判定球隊是保守還是進取。但橫向對比一些使用三中堅的球隊,諸如上賽季歐聯亞軍國際米蘭,會展開的Bastoni在進攻時不僅作為左閘出現,而且還是意甲以至於歐聯賽場傳中成功率最高的後防球員,甚至是歐聯助攻榜上有名,他在進攻時與Dimarco交替出現在外圍和half-Space,是國際米蘭進攻的武器。

但Colwill與Disasi兩名邊中堅在進攻時的參與度偏低,甚至串演左閘的Colwill雖然在控球階段會利用大量的長短傳來協助組織推進,但卻很少利用跑位去為左翼位球員創造進攻路線,尤其是單兵作戰能力不足的Chilwell,根本無法在沒有人掩護的情況下完成有球推進,這使得車路士在該時段的進攻幾乎完全偏向右路。在英超一項取自10月14日的統計數據中,車路士只有29%的進攻由左路發動,是英超二十隊當中比例第二少,而右路進攻的比重則高達43%,是英超當中比例第二高,這種嚴重失衡的情況,某程度上反映到Colwill作為左中堅、左閘存在的問題。

圖:車路士今季最常用的陣式站位,以三中堅為框架,但攻守則傾向於一個442的站位為主,取決於左中場的站位。

(相信讀者們應該對Colwill的表現有較深印象,所以截圖集中在大家不熟悉的國際米蘭Bastoni上,應該大家都能夠理解。)

圖:Bastoni在國際米蘭的進攻幅度極大,甚至會插上禁區作為支點使用。最離譜是他有時會走到右翼位置傳中,而這一點在Colwill身上比較少見。(片段來源:mindfootballness)

圖:Bastoni在後排插上傳中是國際米蘭主要的得分武器。

除了防線上的取材出現問題之外,中場三子亦都存在著明顯的問題,Enzo、Caicedo與Gallagher三人無疑擁有英超最強大的Ball Winning能力,而且三人都有一定的腳下技術可以完成長短傳的任務,但工兵思維限制了三人在進攻上的創造力。

如果說橫向的轉移和串連屬於組織力,那麼縱向的傳球、突破等就是空間的創造力,三子在組織力上的能力不俗,但創造力上就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三人都不具備突破擺脫後分球、射門的能力,又例如三子都沒有在禁區前沿完成高穿透力傳球的意識,再加上Jackson在前場同樣欠缺作為支點的大局觀,使得車路士的進攻只能流向兩側,尤其是右側,對手在幾乎不需要思考的情況下佈防,自然就能夠抵擋到車路士的進攻。

圖:車路士的中場有出色的搶球能力。

圖:車路士大勝般尼一戰的站位圖,三名中場都遠離中鋒,而且都沒有與中鋒有任何直接的連繫。

雖然在進攻端上陷入困局,但車路士實際上於防守層面的表現相當理想,縱然在整體的成績當中難以反映,但從數據上可以略證一二,例如目前車路士聯賽的失球數為7,是繼阿仙奴與曼城的第三少,而預期失球方面,車路士亦只有8.93次,僅比曼城、阿仙奴與紐卡素高排名第四。 而在「對手在最後20碼區域完成傳球次數」一項數據上,車路士亦都僅僅比曼城多,反映他們在阻擋對手進入核心區域、完成射門、入球等數據上,其實頗為出色。

車路士今季在各項賽事出戰十場比賽,當中只有作客韋斯咸一戰失超過一球,其餘九場比賽有四次零封、五次只失一球,其實這些基礎的數據,或多或少看得出普捷天奴讓車路士加固了防守的方向,也符合了他謹慎保守用兵取材的路向。

那麼穩住防守之後,接下來呢?

【單邊拍翼難飛,雙翼自由落體】

上文提及,車路士的問題在於中路進攻難以開展,側重兩翼又只有右翼能飛,這種情況導致進攻的方向單一,失去立體感,而問題在於,在Nkunku缺陣、Jackson欠缺策應能力的情況下,中路的運輸線需要外圍球員都參與營運,這就催化了Cole Palmer與Mudryk、Sterling等球員的奮起。

Mudryk之前在部分場次就已經開始接替Chilwell出任左中場的角色,普捷天奴希望增加左路有球時的威脅力來平衡兩側進攻的思路正確,但彼時由於後排欠缺人手掩護,Mudryk在無球時需要兼顧外圍路線,使他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甚至被媒體批評他在無球時的表現慵懶。不過,在之後的比賽,普捷天奴除了漸漸增加Colwill壓前用球的次數之外,更加安排Enzo在左路進行近距離的支援,讓Mudryk可以充份發揮他能邊能中的靈活性,而更重要的是,這位烏克蘭球員其實擁有非常出色的縱向傳球穿透力,對維拉的比賽就試過連續兩次直傳穿透防線找到Jackson,在U21歐國杯更加完美展現了他長距離直傳的實力,因此他的融入和活化,其實對於車路士的進攻,有無可比擬的助力,這也是筆者在暑假時,對其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

圖:Mudryk在外圍能夠突破、能夠向禁區直傳,這些都對中鋒扯出空間有巨大幫助。

ColePalmer的情況亦都相類似,而且他的狀況甚至比Mudryk更佳,一方面由於他得益於右路本來就強大的進攻掩護,另一方面曼城出身的技術條件使他更加善於應對英超守衛的風格,在對般尼一戰甚至有一段時間與Sterling、Borja形成倒三角的站位,Palmer通過在三中場身後接應連接,為Sterling與Borja提供有力的支援,這種靈活性以及核心區域的用球能力,是車路士失去Nkunku的時段最為缺乏的。

普捷天奴現在擁有加盟車路士以來狀態最出色的Sterling,也有Palmer與Mudryk兩位能夠兼顧內外線的切入型選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Borja或是Jackson身後的支援就可以有所增加,理該對二人的進攻機會有更大的幫助。而更重要的是Jackson在之前一段時間由於要兼顧對抗和射門搶點,影響了他在對抗發力之後,門前調整步伐和發力的持續性,開季以來不時在加速之後動作變形、時機判斷失準等滑稽的失機畫面,都與此有關。現在普捷天奴加強了中路的營運,相信對Jackson有更大的幫助。

圖:Palmer對禁區的支援能夠與Mudryk互相輝映。

如果說之前的車路士,就像一鷹單憑一隻翼勉強飛行的苦況,現在普捷天奴嘗試的路向,就是將兩隻翼同時收起,完成自由落體,俯衝向對手。但這種方式的關鍵在於,你首先需要兩邊翅膀同時拍翼,即使是節奏緩慢都好,慢慢爬升高度,那麼收翼後俯衝下來的速度、銳利度才會更加強勁,而其次是在叼起獵物的一刻,怎樣利用身體完成降速、重新起動(防守體系、反搶),都是關鍵,現在的車路士有良好發展的基礎,看看普捷天奴能否做好了。

【結語】

普捷天奴以往就有慢熱的問題,在熱刺取得「成功」之前,就一度陷入了新援與舊將間存在排斥的狀況,在離開熱刺前的三個月,Ndombele等高價收購加入反而加速了普捷天奴的離任,重金投資卻換來被拜仁慕尼黑無情大炒,這些都讓普捷天奴陷入了困境。

這次接掌車路士,普捷天奴面對的情況相似,球隊在缺乏基礎的情況下需要建立一個鞏固的基礎風格,在T.Silva的經驗引導、三工兵中場強力輸出的情況下,車路士抓住了下限,一步步鞏固底座。如今擺在普捷天奴眼前的難題在於,底座之上,怎樣建構融合辨識度與銳利度的進攻風格,這一步甚至很可能會影響後續執教的發展方向。

文:BLnaze

圖:網上片段截圖、數據網站資料圖片

完稿日期:2023年10月16日

文章版權由BLnaze的足球札記擁有,未經允許,切勿轉載及公開至社交平台,希望讀者們尊重筆者的文章。

Comments

Anonymous

三中堅無法主攻係友台經常用嘅論調🤡

blnazefootball

我有時見到國米個last guard係Calhanoglu一個人…我都好想三中堅唔可以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