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訪問了一位到過寮國旅行的老師(始終喜歡寮國 Vs 老撾,雪梨 Vs 悉尼,維珍尼亞 Vs 弗吉尼亞......),然後在這裏分享過她之後的文字分享。

我很佩服她,值得說說她的故事。

這位老師希望分享寮國行的見聞和感想,本來完全可以匿名,或只提供文字分享,或不提她的工作,諸如此類。在「新香港」的肅殺氣氛中,雖然我很不希望見到這樣的局面,但不得不承認,這已經成為坊間普遍認同的「新常態」。於是我再三說不如我們還是只出聲音、匿名處理,但老師覺得沒有問題,主張和從前一樣說話,彷彿以行動宣示了一個姿態:「放馬過來」。

像是輕描淡寫,但其實這是要相當勇氣的。

她告訴我,她在學校和學生分享寮國見聞後,也有大陸背景的學生公開質疑。單是質疑自然沒有問題,甚至是應該鼓勵的獨立思考和討論過程,問題是現在的「新香港」,只有某種立場才可以享有這種「自由」,另一方意見就很容易落入批鬥對象的境地。但她說自己的立場從來沒有隱瞞,就算校長對她「溫馨提示」也沒有改變,覺得自己只是行使言論自由,沒有任何做錯。每次遇到投訴就據理力爭,有任何後果就自己承擔,反正心安理得。

訪問出街後,大約到了第三日,開始出現持續不斷的小粉紅留言,相信是被某個小粉紅的頭目轉載了,然後網絡嘍囉就開始「征途」。這些,我是預見了的,相信她也是預見了的。而我甚至覺得她就是要這些小粉紅出現,去對比甚麼是文明。

坦白說,如果單是她談及發展與保育的平衡,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從來都是中間落墨,這是辯論比賽的常見辯題。只是中國現在只接受自己的一套,對另一方的顧慮完全視若無睹,才連討論的土壤也失去。

為甚麼一般「留下來的人」、乃至離開了「新香港」的人,都逐漸帶點神經質的活在白色恐怖之中,這位老師卻反其道而行,對這樣的「新態勢」視若無睹?

個人環境、經濟條件、家庭狀況之類,固然會是部份原因,但我想到了最後,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觀。她表示一生人都是擇善固執,如果要天天畏首畏尾地生活,她做不到,反而面對任何打壓而回應,她可以過得很舒服,因為是做了真正的自己,同時也可以 set example 給身邊人和學生。

但要是不幸地,touchwood,她最終要承受嚴重後果,例如被裁掉、乃至其他,那又值得嗎?她只是淡淡然的笑笑。我想只要有被裁掉也可以生活下去的底氣,許多莫須有的恐懼,就會破功。

其實參考中國大陸自由派的經歷,很多個體只要不是組織成員,堅持己見,通常會被孤立為 outlier,但也不會到了生存不下去的地步;與此同時,他們卻反而懂得利用這個身份保護自己,從此得享(相對的)自由。沒錯,是要犧牲,例如不能升級、被主流社會視作另類之類,但如果可以相對隨心所欲,而又基本上可以日常生活,還不用時刻提心吊膽,也許已經相對可接受。

想這種智慧和勇氣,在這位老師身上找到了。

再回看她寫下的文字,中英對照,旁徵博引,又不求任何認同,反而希望無償讓我分享,可見香港真的處處臥虎藏龍。這樣多的人才,要面對這個地方現在的下場,我想不是我悲觀,這實在是人類文明的一場大悲劇。

▶️ 香港老師Danis寮國親歷記:高鐵通車後,寮國已經變成中國一個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C-I9xfqfw 

Files

Comments

George

She understands that if she were to submit herself to parting with her principles to meet regime-dictated acceptability, they wouldn't be her principles but rather her little-pink costume. Her brave act shows that courage is not necessarily a display of towering rage, but the willingness to take up cudgels for her principles with grace and composure in the period of absurdity. I’ve great respect for her bravery, especially considering she’s still within the high w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