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香港怎樣成為「白手套」,一直是我的研究興趣。近年「新香港」改變市場定位,獨孤一味,淪為「邪惡軸心」白手套,無論從學術角度、還是現實角度,更有研究價值。但研究歸研究,從不少蛛絲馬跡推論,未來發展可以非常恐怖。這次分享三個故事,有公開的,有半公開的,也有不公開的。

公開的這些年來已經說過很多,這次只集中談一篇報導。

近日有媒體再引述去年《紐約時報》的追蹤報導,發現自從俄烏戰爭爆發後,除了有俄羅斯郵輪、商船利用香港「運貨」,也不時有中國大陸有關商船以「香港人頭」為註冊船主,通過香港,「運貨」到俄羅斯(「貨」可以是錢、能源、零件,不一而足);俄羅斯也通過這些「商船」,通過香港,非法運送石油到中國大陸。他們的航線明明是來往俄羅斯,卻刻意在雷達做手腳,假裝駛往「日本」,希望騙過西方情報部門,結果自然是斷正。這些欺詐的主要對象除了是各國政府,還有西方的保險公司,因為要是公開航道,就沒有公司會願意為它們投保。

俄羅斯這種使用香港作為轉口港的方式,有點像昔日的英日同盟時代,日本不時有包括軍艦在內的大小船隻進入香港,用香港作各種用途。當時的日本是英國友好國家,就像今日俄羅斯是「新香港」宗主國的友好國家一樣。

這篇報導的內容非常震撼,因為通常這類案子沒有報導的一定更多。在支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方面,「新香港」可算已經斷正,而且諷刺地,連中國政府也未有如此證據確鑿的斷正。還有多少幕後操作不為人知?特別是香港目前依然可以自由流通大量西方的高科技零件,而中國大陸已經不可以。這是否最終除了便宜了中共,還便宜了俄羅斯?不要說這是吹毛求疵:這是精準定義的戰爭幫凶。

現在的黑色通道,就是通過「新香港」得到西方科技,再改頭換面運送到俄羅斯變成侵烏武器一部份;同時又通過「新香港」,讓俄羅斯的各種產業繞過制裁源源不絕出口,包括通過中國大陸再出口轉外銷。

影響所及,由香港在國際航運的協議開始(不少雙邊優惠早就被特朗普時代的美國政府取消),到進一步制裁香港由入境處到其他不同機構,都屬於「正常」反應。關鍵不過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是否希望重創香港作為國際港口的最後價值。然而,還有最後一步。

美國下屆政府如果和中國「局部」反目,其中一個最合理的原因,就是不滿中國支援俄羅斯,間接令美國持續耗費大量資源。特朗普反正就是要打貿易戰,拜登則有不能放棄烏克蘭的道德壓力,無論是誰當選 / 連任,都不能排除美國政府禁止香港使用美元的可能性。然後即時影響,自然是再不能支撐聯繫匯率,又或中國先發制人,主動取消聯繫匯率,以免被美國掌握主導權。

總之,it doesn't smell good。

(待續)

▶️ 「新香港」淪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犯的「白手套」,證據罄竹難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2Im7YYvNjA

Files

Comments

MK

可否請蕭生講一講脫聯匯的操作及影響? (或已經講過了🙇‍♂️Sor )

salt water

從俄烏戰爭及之前各項事件觀察,加上趙博的專題驗證,很多時制裁都係嘥氣,達不到目的,又有很多side effect,但推動嘅議員就搶到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