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中國大陸自由派在海外比較能夠抗壓,另一組原因和他們與政權博弈的經驗有關。

4. 他們有時候,會有一種若隱若現的信心,在於相信自己到了海外之後,反而具備了更多和政權討價還價的空間,因為自己的統戰價值增加了,也擁有了有用的海外聯繫,無形中也是一種保護。另一方面,中國自由派可能真心擁護民主自由,不滿中國共產黨的高壓統治,但不少同時也是「大中華主義者」,到了海外,往往在某些範疇批判中共,在另一些涉及「大中華」的範疇,卻又不會與中國政府對著幹。守住這一條線,令他們不致於完全成為中共政權的對立面,在政權的國安、傳訊員面前,依然可以自圓其說;反正有時候,大家也不過是要一個說法。就像會談及的「中國最後一個右派」、「反革命份子」林希翎大姐,到了法國之後,卻成為當地「和平統一促進會」這類組織的要員,兩個身份是可以並存的。但這種所謂「矛盾中有統一」、接近兩面派的手法,香港人以往沒有這樣的訓練,就很難領悟,領悟了也不見得願意、或懂得操作。

5. 中國大陸人到了海外之後,除了保留、乃至拓展了自身的統戰價值,同時也產生了另一些中國人才明白的經濟價值。不少離開中國大陸的人,無論是出於怎樣的原因、相信甚麼意識形態,其中一個附加功能,就是為親友「走錢」到海外,有的途徑是合法的,有的自然是非法的。換句話說,這些人有時候承擔了大大小小的「錢莊」角色,就像2020年前的香港,不少在港大陸人都是一個一個的活動錢莊。如果「錢莊」的目標太大,固然可以像蕭建華那樣,直接從香港六星級酒店「送中」、人間蒸發;但一般情況下,他們就算遇到特殊狀況,要進行「講數」,也可以通過協助國安「洗錢」、或上繳部份「洗錢」所得,作為保護傘。這些手法,循規蹈矩的香港人自然不在行,只會假定國安都是「努力工作」,「真心實意」要監控全世界,才會人人都覺得自己是目標。

6. 很多海外港人都以「我仲要返香港」為由,在海外極度小心。但如果想深一層,soul-searching 究竟為甚麼「仲要返香港」?假如清空了抵押品,而家人也大部份離開了,朋友在海外的也可能比留港的更多、而且隨時可以在不同地方聚舊,「返香港」的最大理由,其實也不過是在熟悉的環境重溫舊夢、吃喝玩樂而已。「新香港」固然已經面目全非,但另一方面,要在海外複製舊香港的環境同樣是難的,因為舊香港是獨一無二的,就算現在各國都多了大量香港冰室,也是一樣。然而要在海外複製一個中國二線城市的配套,就簡單得多:一來中國二線城市本身已經沒有香港那樣強烈的本土特色,二來那些中國大陸衣食住行的內容,有了海外華裔的 critical mass,就幾乎可以無縫交接。結果海外華裔返鄉的誘因,純粹在不可取代性的功能角度,可能會比海外港人小,和國安說一句「出了去就沒有打算回來」,就更容易。

(待續)

▶️ 《暴政:20世紀的20個教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Ve8WJmXlp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