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不久前,沙特阿拉伯宣佈發現大型金礦,對地緣政治、乃至國際貨幣戰爭,都可能有微妙影響。

發現金礦的是沙特國營礦產公司 Ma'aden,礦場位置是中部曼蘇拉馬薩拉金礦(Mansourah Massarah)以南大約100公里,估計新金礦黃金含量為200噸,價值約50萬億美元,每年生產量約為25萬安士。

數字上,這金礦雖然含金量高,但規模並不算太大,不入全球十大。以現在國際金價計算,每年為沙特帶來的額外收入,也不過5億美元,對這個超級炫富國家而言,只是零頭。

但這個發展對內、對外,卻可能帶來非常有趣的槓桿。

對內方面,目前掌權的沙特王儲MBS野心勃勃,正推動「後石油時代」的經濟轉型。在「2030願景」計劃當中,主要目標是以沙特為中東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盛事中心,例如C朗拿度一類球星根本長駐在聯賽,就不用等待江湖賣藝性質的表演賽才有「盛事」;同時參考舊香港建立「NEOM」特區,希望可以製造獨一無二的中東「白手套」。

現在發現金礦,可能只是剛剛開始,因為沙特境內尚待開發、勘探的地方極多,如果久不久就發現重要礦產,相信可以吸引世界各國大企業參與開發和投資。而且沙特有的是錢,如果礦物加工成為自己的本土產業,也可以承擔其他地方開採的原始礦物的後期工序,這是「去石油槓桿化」的佳音。

而且黃金並非單純用來買賣,對沙特而言,黃金也是支撐本土經濟的根本。這些年來,沙特一直是全球主要黃金入口國之一,現在自己的黃金儲備越來越多,也可以節省輸入黃金的一筆,令外人對沙特金融穩定更有信心。

不過最有可塑性的,還是和中國的「貨幣外交」。中國近年積極推動「去美元化」,但又很明白人民幣不具備國際公信力,於是就推廣一種「三角關係」:鼓勵各國用人民幣結算,但正如我們不斷和蕭少滔先生的對談講述,各國拿到人民幣都是沒有用的,一定會轉頭就變換。那可以換甚麼?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上海的國際黃金交易所,那裏接受人民幣結算換取黃金。

金融界一直懷疑沙特得到人民幣之後,就是在這個交易所買回黃金,去「合謀」去美元化。現在自己也發現新金礦,籌碼就更多。

本來在21世紀被看好的新興經濟體,主要是印度、印尼等國,但近年沙特的發展確實來勢洶洶。撇除MBS 獨裁冷血的一面,他的外交手腕和大戰略,目前看來是頗有視野的。

▶️ C朗效應:沙特聯賽瘋狂天價買大量球星,與沙特王儲MBS的「大國崛起」戰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SgJvH6l7Q

Files

Comments

Lawrence Tsang

為什麼金礦估值五十萬億,但每年額外收入只有五億?係typo定開採成本真的很高?

HO Wong

數字唔啱,200吨只不過係佰幾億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