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沒有正常人會讀《文匯報》。但如果作為抽離的娛樂,不得不承認它是entertaining的。在社交媒體無意中看見這份「媒體」的頭條「新聞」:「全城抗議怒哮斥美政客干預港事」,配合一張入木三分的照片,入面有幾位耆英去代表「全城」,倒是如實反映了實情。然後,又見某位「完善議會」「議員」「恐嚇」「美帝」(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和記憶體去記這類群眾演員的名字),說如果美政客不收手,她就「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天天來領事館抗議。

這時候,想到日前課堂談及以巴衝突的三角關係。

以色列最強硬派其實很希望哈瑪斯坐大,去拉倒巴勒斯坦溫和派接受的「兩國論」方案,而且唯恐哈瑪斯不夠關注、不夠認受。為免哈瑪斯沒有能力生存,以色列強硬派不時都要提醒國民他們是恐怖組織,同時在過去幾十年(起碼在這次戰爭之前),卻又不會把哈瑪斯真的往死裡打。

「新香港」的極左新貴們,為甚麼要高調通緝海外港人,似乎也有類似「智慧」在內:目的不是如公開聲明那樣,要恐嚇他們不要繼續打「國際線」,而是剛好相反,很擔心他們不夠能量,唯恐他們不繼續下去,自己就失去存在價值。

要理解這種操作,我們要明白中共的維穩學已經有非常「完善」的機器,只要改變variables和人名,就可以比ChatGPT更快地生產出戰狼 template。但根據這個機器,「敵人」是需要達到某個「級別」,才可以啟動機器去autorun的,然而海外港人實在太「溫和」,而且昔日有頭有臉的都已經很低調,只有新一代願意持續下去。那怎麼辦?

自然是要提升他們的國際地位,去合理化自己的機器大做,並讓對方被通緝後可以「無後顧之憂」,放手一搏。於是本來沒有多少公眾認識的年輕人像郭鳳儀,就得到通緝令「加持」;到了她成功推動這個美國國會的草案,究竟「新香港」官場、官媒和國安是憤怒還是振奮,想想就知道。

說這是維穩經濟學也好、養寇自重權術也好,這個「政權」從來都是這樣存活的。就像整個香港,都可以被標籤為「港獨」,去合理化他們的極端路線,再多通緝幾個人,又怎會有hesitation?

關於這個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制裁法案,正如日前談及,不過是一個草案而已,連在兩院成功討論的機會也微乎其微,遑論通過,基本上純粹是姿態。了解美國政壇運作的朋友就會明白,國會議員提案的門檻很低,九成草案都根本不會被議長排程討論,議員也只希望在各自的範疇鞏固支持度,有時候提案可以完全天馬行空。例如年前美國國會也有議員提案《香港獨立法》,聽起來很刺激,但明顯連提案人都沒有想過有任何通過、甚至被討論的可能。

對這樣的「干預」,「新香港」官媒和豬仔「議員」們都要全力開火抨擊,就像官員們無所事事,每見一片外媒評論香港的文章,都要親自寫信駁斥,本來國際社會根本沒有人理會、行禮如儀的芝麻綠豆事,卻要弄得如臨大敵。這種路數在中國大陸政壇非常普遍,在舊香港會被人恥笑到面黃,但現在新時代的「新香港」「政要」失去了羞恥心,這一套就大派用場了。

▶️ 許智峰:「新香港」官員,我活得比你們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4LDbHEUYE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