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英國小鎮超市的停車場附近行人路,總是有一個女孩瑟縮一角,風雨不改,面前又總是放著一份雜誌。無論是下大雨、還是寒冬下雪,她都是一個人在哪裏,很少有人理會她。見多了,開始打招呼,也開始好奇這是甚麼回事,於是走了去搭訕。

沒錯,那份雜誌是賣的,幸好沒有把她當作乞丐。

回去翻開這份雜誌,才知道這就是著名的《The Big Issue》:英國近年最成功、也頗有爭議的社區雜誌。

《The Big Issue》 以社會企業概念營運,聘請專業的傳媒工作者負責撰稿,雖然定位是地區報,但和香港的街報不同,基本上是很大路的全國性內容,和其他流行雜誌沒有太大分別。像我買的這一期封面,就是老牌電子樂隊 Duran Duran 的專訪。

它的社會性在於營運模式:售賣的人都是無家可歸者。

無家者以成本價1.75英鎊買入《The Big Issue》,以4英鎊市價賣出,純利就是無家者的收入。現在已經很少人用現金,本來這是銷量的一大問題所在,但公司又提供了cashless 選項;而且只要用現金付款,買的人又往往不會只付出4鎊,所以無家者也會得到小費(注意:他們不容許主動要求額外金錢,否則就是行乞,但顧客主動top-up是另一回事)。

根據官方介紹,無家者靠在街頭販賣《The Big Issue》,平均可以有月入1000英鎊,應能勉強糊口。當然進取的那些可以靠自己的方式多賺,方法有很多,這裏就不介紹。

當無家者販賣《The Big Issue》,他們就成為了微型個體戶,不用自視為社會負累,而且收入多少與自己的積極性掛鉤,這自然比單純派錢的福利社會來得有建設性。但當他們忍受日曬雨淋地販賣雜誌,其實也很難說不是在販賣同情心,這種手法,從來都是道德爭議。

而且雜誌內容本身並非樂施會雜誌一類社企內容,像甚麼是社區互助、甚麼是助人自助等等,而是有市場競爭力的主流內容,這和不少人的捐錢習慣和期望有落差,所以也有同行覺得「唔係咁好」,認為反正買的人都是為了變相善事,雜誌也有責任多灌輸社會意識,而不是「以本傷人」。

這些爭議是沒有答案的。但作為顧客,特別是來到英國的香港人,在付款的一刻,不得不承認,會有一種「社區直接參與」的感覺,因為你和那位無家者已經 connect,你會希望多了解他/她的故事,他/她也會逐漸從熟客當中建立社會網絡,這往往是向上流動的關鍵。

很多香港人到了英國覺得和社區沒有聯繫,只習慣圍爐。其實踏出comfort zone 的途徑,也可以說是俯拾即是。

▶️ 曼城「潘朵拉神秘飯盒」大廚黃大巴:焗豬扒飯・阿濃咖喱・連儂牆:在英國延續真香港精神的苦與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2SjWxklONA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