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不久前說過,本來的計劃是將YouTube公眾區交給同事負責,自己專注會員區的分析,除非有自己專業範疇內的重要突發事情發生。想不到,這麼快就有「自己專業範圍內的重要突發事情」出現。相信這裏的朋友會明白,我從來不喜歡當今的網絡生態,但完全肯定未來只會越來越病態,所以很希望新人可以儘快接手。

越是看到和加沙戰爭有關的網絡討論,越是令人不安。

世界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這大家都懂。但互聯網偏偏是以binary的1和0運作,總是要將一切事情以「懶人包」黑白分明方式派出去。這種一秒看通全世界的習慣,只要稍一不慎,就會出現嚴重誤導,但已經積習難返。

習慣了這種思維的網民,面對任何事情的直線思維,就是「你撐邊邊」。「撐邊邊」本身本來也沒有甚麼問題,問題是在網絡世界久了,逐漸就沒有了magnitude的分別:曼聯 Vs 曼城,蝦餃 Vs 燒賣,以色列 Vs 巴勒斯坦,林作 Vs 林琳,這些「Vs」屬於非常不同的層次,但在互聯網演算法,都不過是其中一對可以令雙方 viral 的關鍵字,而已。

這不是說凡事都不應該有非黑即白的思維。我一向認為,人應該有同理心,要明白每一個人、組織、社會、國家,都是立體的存在。如果代入對方所屬群體的立體思維之後,依然覺得不可能支持某個行為,那就絕對是黑白分明的大是大非問題。

例如《港區國安法》,香港人固然沒有任何理由贊成,而就是代入真正中國「愛國者」的角度,也不可能找到任何贊成的理由。這就是大是大非,絕對要有態度。

又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就算閱讀了所有普京的出兵理據,代入俄羅斯人的角色,也不可能支持這場戰爭。這又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同樣絕對應該有態度。

但以巴衝突,不屬於非黑即白的一類。

如果我們代入住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的心態,貧窮,非常難移民、離開了頂多也是當長期難民,建國遙遙無期,居住的地方就像一個特大難民營,看不到前景。近年重點還要加上以色列政壇極右當道,要進一步在聯合國認可範圍外拓展猶太人殖民區。我們易地而處,會否肯定到時自己一定不會支持哈瑪斯?不知道,因為畢竟不是親歷其境,憑空想像不能作準。但起碼答案是「不知道」。

同一道理,以色列封鎖加沙,令當地平民斷水斷糧,肯定會造成大量無辜者傷亡和人道災難。以色列人普遍有非常高的教育程度,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些問題。但如果代入他們的角色,就算不談自己人被屠殺的傷痛,他們也會擔心如果不強烈還擊,旁邊充滿敵意的鄰國就可能乘虛而入,所以別無選擇。如果我們是以色列人,會否肯定反對內塔尼亞胡政府此刻的行動?同樣不知道。

在離地學術角度,我成長的一代人,普遍支持「兩國論」方案,讓以色列國、巴勒斯坦國平行並存,而本來雙方的分歧已經在討論非常細節的階段。為甚麼距離一度接近成功的「兩國論」方案越來越遠,這是另案要談的問題;但如果要問立場,這是一個 starting point。

當網絡近日居然開始出現「哈瑪斯水泥隊」和「以色列水泥隊」,以典型網軍操作深化雙方仇恨,部份使用簡體中文、部份則是連登語,鄙俗無文,另人感到似曾相識。已經遠離戰場的社群尚且如此,更令人明白在這樣的演算法時代,要製造衝突很容易,要化解衝突極難。

沒有能力改變,唯有做好自己的本份。

▶️ 以軍攻入加沙一觸即發:哈瑪斯如何土法煉鋼,突破以色列高科技防衛系統突襲?加沙地道戰快將出現,雙方有何戰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FBjwee0Jo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