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大約兩年前,病中的慕嫻前輩托朋友找到我的聯絡方法,前後和我一來一回,通訊了十多二十封電郵,每一封都涉及非常精細的人事地物時,而我是如履薄冰地詳談一切。

「梁慕嫻」這名字雖然不是家傳戶曉,但在我們一輩人當中,都是如雷貫耳。眾所周知,她關於地下黨的著作中,有不少對葉國華先生的尖刻評價;而同樣眾所周知的是,葉先生是對我深有知遇之恩的長者。當慕嫻前輩本尊聯絡上我的時候,我自然戰戰兢兢,作出一切預期。想不到她的問題雖然振聾發聵,但都是醍醐灌頂,感受到背後的無限善意,經過幾乎是萬言書的往來,她跟我說:「憑我多年來的組織經驗,我一直肯定你不是一個共產黨員」。I take it as a compliment,才知道她找我的一半原委。

之後,她對我作出了好些長輩對後輩的勸勉,然後再和我訴說了不少她一生人的經歷。那萬言書的往來,每早凌晨都會期待她的來信,然後自己有好些省思,已經成為我一生人最難忘的經歷之一。那時候,我知道了她的另一半來意。

慕嫻前輩回憶最珍貴的部份,不是關於人和事,而是觸及不少人生的、靈魂的拷問,從而令人想到人生的終極問題:此生何所為。她過目不忘的記憶是驚人的,大概那一代圈內人多有這樣的本領,「最安全的就只有自己的記憶」。她問問題的功力同樣是駭人的,就算是隔著電腦螢光幕,也令人彷如置身《紅岩》,自然「坦白從寬」。但她的感性才是最感人的:經歷了組織數十年灌輸只能有黨性、不能有人性的訓練,到了脫黨出國後皈依基督教,處處彰顯了對周遭世界恨鐵不成鋼的母愛濃情。

讀她的文字,無論是這本書的、還是私下給我的,都幾次令人落淚。

我想,對絕大多數人而言,中國共產黨都是一個謎一般的組織;甚至很多它的黨員、追隨者,都不見得知道組織運作的倫理和制度。慕嫻前輩擅長思辯,著作展現了撥開迷霧的一家之言;而作為一個研究國際關係的人,我常常說重要的不是人、不是是是非非和江湖恩怨,而是結構。結構的重要性,不是框框條條線線,那些都是隨時可變的,而在於操作的精髓。就像《港區國安法》,公佈後單看條文,幾乎所有受西方法律、政治學訓練的學者,都不知其「奧妙」之處;到了各種案例「依法」推陳出新,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條是這樣的意思」。

但已經太遲。

慕嫻前輩的一生是一個悲劇。前半生真心狂熱相信共產主義的理念,後半生用盡一切力氣,希望用自己的經歷驚醒世人:這個組織和她從前相信的理念,已經南轅北轍。我離開香港之後,思考得最多的問題,正是「甚麼是共產黨?」答案自然不是國民教育要背誦的那些年份、主義和口號,而在於它的終極目標。

通過閱讀這本回憶,更令我確信對這個 ultimate question 的研判。

(待續)

👉 1984購書網訂購 《覺醒的道路:前中共香港地下黨員梁慕嫻回憶錄》
https://reurl.cc/j3g0ND

▶️ 陶傑:(三)A Man Must Choose:《大公報》被「二次奪舍」・「留下來的人」心理解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t4vUqhlq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