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重慶的親戚瑛姨、四舅公相繼輕生之後,不久當地親戚又再傳來噩耗,彷如電影劇情般誇張:四舅公的兒子在父親跳樓自盡之後幾個月,不知道為甚麼,又跳樓自殺,遺下兒子承受這一切。

這一宗自殺比之前的更加突然。他既不是厭世,又沒有精神問題或任何經濟、家庭危機,家人很難不認為他的絕路,與他承受不了父親自殺有關。具體原因,恐怕已經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遠方,知道的更少;但對他的再下一代的陰影,一重加一重,恐怕終生都不可能消減。

這裏不作無根據的猜測,只想分享一下一個想法:其實社會對自殺者家人的支援非常不夠,無論在哪裏都是。

這背後的心理問題,包括因為不能阻止悲劇發生的內疚,不能接受親人以這種方式離世的愕然,對遺體慘不忍睹的驚嚇,固然都已經很難處理。但原來還有一個潛在的羊群效應,有可能激起其他家人本來掩藏的自殺傾向,這傾向被誘發了出來,主動也好、潛意識行為也好,就可能會仿效。這種心理狀況,甚至可能連當事人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

仿效的原因,可以是對死者的問題延伸到自己的具體不安,可以是對忽然間失去安全感的無助,可以是以為這是一種解脫的近距離觀察結果......,或其他種種可能性,不一而足。

我們習慣了邏輯思辨,習慣了文明社會一切都應該有清晰規則、清晰答案,有因才有果。但人越大,越是明白這種「由A->到B」的線性(linear)思維,很多時候都不能解釋日常生活發生的事,因為很多人的行為、決定,都不是線性產生的。

你為甚麼今天忽然要吃咖喱?這類問題,很難有「因為」甚麼的客觀答案。你為甚麼忽然要約這個朋友?固然可以是很功利的有所求、或很感性的忽然掛念,但更多時候,可能連自己都不能解釋。

我們對這種思維的了解非常少,也經常刻意強不知為己知,自己以為「他這樣,一定是因為那樣」。如果是線性思維,大概很多自殺案件都不會發生。如果同樣以線性思維,去嘗試解決非線性產生的危機,那不但是問道於盲,更可能是火上加油,而不自知。

▶️ 殯儀社企「一切從簡」創辦人伍桂麟:每天都要面對死人,如何控制情緒、又不致麻木?(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yOodVxbiZ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