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台灣,不時會遇到啼笑皆非的生活瑣事,令人對台灣人的競爭力充滿問號;但又不時遇到令人真正窩心的人情味,足以抵銷一切。

這兩面加在一起,才是台灣的真實。

例如日前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到某餐廳用膳,點了一個套餐,套餐入面有幾碟台式小炒、白飯,與及兩杯飲料。套餐可以選擇的飲料有七款「特調」,各自定價大約150台幣。由於那幾款飲料不是心水,於是我想改成可樂,而餐廳內的可樂定價是60台幣。

香港人的 expectation,通常是換飲品、自己承擔差價,要討論的都是「能否換貴一點」。但上述案例是「能否以原價換便宜一點的飲料」,邏輯上,好應該 straightforward。但餐廳侍應堅持不可以,原因是「menu 沒有這選項」。我們不斷說,對公司這是賺多了錢,對客人這是讓他要自己所愛,對環保這是減少了浪費,沒有任何人有任何損失。但在台灣,侍應從來不會處理任何SOP以外的 exception,也沒有打算明白任何SOP以外的事。

於是,就找了經理。

經理的態度也是一樣,只是到了最後因為不勝其煩,才說一句「我聽到您的訴求」。不久,終於來了可樂。想不到到了結賬的時候,可樂是在套餐之外再另外收費,而套餐本來的飲料自然也沒有提供。而對經理而言,既然客人的「訴求」是飲可樂,而套餐入面沒有這個選擇,自己額外點一杯,問題就「解決」了。

這類小故事在台灣遇到極多,一般人普遍都不會思考SOP的制定原因,也習慣了outsource思考,這方面和台灣傳統教育制度的spoon-feeding和僵化,自然有很大關係。在香港,昔日大家都習慣小政府、自己執生,就算是最古板的人,應變能力在全球看來都已經非常厲害;舊香港人的競爭力,就是這樣來的。

不過故事並沒有完結。

台灣侍應也好、經理也好,雖然沒有突破SOP的能力,也不習慣按邏輯討論,但如果動之以「情」,就會瞬間攻陷。

正當我已經放棄了再浪費時間為了一杯可樂而討論,身旁大媽不甘心,改為採用台腔軟功,由於口音明顯來自香港,而又可憐兮兮的表達自己的失望,霎那間,經理覺得這人的待遇很「可憐」,也覺得實在很不符台灣的待客之道。於是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不但把可樂的價錢免去,還同時免去加一,更贈送兩份外帶甜品作補償。

這些動作,依然是「違反SOP」的。那她為什麼這時候又可以?從行規得知,其實這杯可樂的錢、免除的加一服務費、還有贈送的甜品,都只能是那位經理個人名下的,要麼是她自掏腰包,要麼是她向公司申請扣帳。總之,套餐的SOP依然不可能改變。

香港人的競爭力,怎能不領先全球。

▶️ 甄燊港:資深台籍港人對台灣政府、對台灣港人各進一言(大結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6RB5YkEwSY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