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潘迪華姐姐從上海來到香港後才正式出道樂壇,很快就以「中曲西詞」唱出自己的風格。正如她自己不無自豪地表示,「當我遊唱於不同的城市,中曲西詞是我獨有的看家本領,令我的市場價值更高」。而且她的「西詞」不只英文歌詞,她唱過十多種不同語言的「中曲」,絕對是令東方音樂從英屬香港「走出去」的大使。

潘迪華最著名的「中曲西詞」代表作,大概是電影《蘇絲黃的世界》的插曲《The Ding Dong Song》。在六十年代,全世界認識香港的途徑,就是通過這部舞台劇改編的《蘇絲黃的世界》,飾演舞女的主角關南施(Nancy Kwan)成了外國人眼中的香港代言人,《The Ding Dong Song》也成了香港的代言歌。要認識香港的國際形象,即西方怎樣以東方主義視角閱讀當時的香港,《蘇絲黃的世界》一直是我的課堂指定教材。其實這首歌是先有中文版姚敏創作的《第二春》,原唱者名叫董佩佩;再翻唱成英文版,原唱者名叫周采芹。

雖然潘迪華並非原唱者,但她將這首歌放入她登台的常設歌單,毫無疑問,卻是將這首歌唱得最街知巷聞的人。

另一首她的代表作《Kowloon Hong Kong》更為一般香港人熟悉,其實也是翻唱作品,原唱者「夜明珠樂隊」(Reynettes)來自菲律賓裔音樂世家,又是反映了那個時代香港的國際雜燴程度。不過又是通過潘迪華姐姐的全球演唱,才令這首歌成為國際認識的「香港之歌」,後來她成為港英政府推廣旅遊業的宣傳大使,也和這首歌息息相關。

究竟這種風格是緣何產生?據潘迪華姐姐親自解釋,原來是這樣的: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歌壇主流是英文歌曲。1958年開始,我在《美國之音》每週一次播唱,聽眾都是美國兵哥。客在異鄉,他們除了懷念自己家鄉的音樂,收聽不同風格的歌曲更令他們振奮。因此造就了我學唱很多種類的歌曲,也啟發我『中曲西詞』的意念。」

《美國之音》不是普通電台,而是美國政府的官方文宣,目的是向第三世界傳播自由民主思想、美國核心價值,到今天依然一樣。但《美國之音》通過收音機廣播,自然也有在各地的美國人收聽。在遠東的美國人大部份都是軍人,美國的主要軍事基地包括在日本、南韓、台灣、菲律賓、南越等,香港也經常有美國軍艦進出芬域碼頭,作為越戰的補給站。《蘇絲黃的世界》正是以到香港的越戰美軍為時代背景,而美軍從芬域碼頭上岸之後,也帶旺了灣仔紅燈區一帶的「美元經濟」。到了今天,造訪灣仔一些老酒吧,依然會有一些年長女性願意訴說當年美軍的故事。

當時香港未有紅館、大會堂,歌手登台演出通常都是到夜總會;而當時的夜總會相對高檔,就像舊上海的夜總會那樣,達官貴人、一家大小都會去,和今日的概念頗不相同。潘迪華在夜總會演出時必然接觸到各國人士,包括來港的美軍,大概發現他們既愛聽異地感覺「exotic」的音樂,但又希望語言自己可以明白,於是造就了她的獨門fusion音樂。

不過這種風格並非人人接受,特別是對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而言,未免太前衛,潘迪華的自傳《夢路》也有講述過這風格不為某些高層欣賞的故事。所以她的主要歌唱生涯,都是在世界各國巡迴演出渡過,成為「旅遊歌手」,在同代華裔歌手當中,這也是絕無僅有。

▶️ 從嘉道理家族,閱讀香港⏤上海大歷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bdYr4SEAk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