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潘迪華姐姐的個人唱歌風格是「中曲西詞」,幾十年來幾乎只此一家,而這種國際視野的fusion,也可算是舊上海、舊香港兩地的時代見證。從她的音樂可以怎樣看出舊上海的國際元素?舊上海既然如此國際化,又為甚麼沒有出現過她這類「中曲西詞」的作品?

潘姐姐回憶說「四十年代的上海,各類藝術文化、或娛樂事業己是頂尖,擁有『小巴黎』之稱。」在國際關係角度,無論是越南的西貢、非洲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或突尼西亞的突尼斯,都有過「小巴黎」之稱,但上海法租界的「小巴黎」應該是最繁華的一個,既有金融、貿易、商業中心的功能,又有國際級的文化素養。不少西方藝人會以到上海演出為榮,文人雅士也會造訪上海,卻很少來到1949年前的香港。除了精英階層可能不徨多樣,在舊上海長大的人比同期香港人更有國際視野,應是客觀現實。

雖然舊上海沒有出過著名的「中曲西詞」歌手,但潘迪華姐姐回憶說其實也有fusion的存在,「紅歌星如吳鶯音、梁萍等,都會唱英文歌」。這又和不少人眼中前輩歌手只唱華語歌的印象大相徑庭,但只要翻查一下資料,就可以代入其中。

就以吳鶯音姐姐為例,她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醫生,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對她的期望是做醫生,自然懂英文;後來也因為這些出身「問題」,在文革期間被當成間諜批鬥。梁萍姐姐也是書香門第,家人為她請了私人聲樂老師(這點有點像我外婆),然後進入上海國立音樂學院,入面有俄羅斯老師,也有留學法國回流的精英任教。同期更不用說還有以藝名「李香蘭」走紅滿洲、再到上海發展的日本人山口淑子,她更是將不同文化以音樂共融的典範。她們雖然以國語時代曲走紅,但在國際化的上海演出時,唱幾首英文歌、外文歌,也是自然不過的事。

記得訪問過菲律賓裔的亞洲音樂教父鮑比達 (Chris Babida),他一家正是本來在舊上海生活的菲律賓樂手,1949年後來到香港。而類似從上海到香港的菲律賓音樂世家,有不少菲律賓+上海混血的例子,例如我們熟悉的杜麗莎家族、Christine Samson 家族等。假如單靠香港,本來是吸引不到這群國際級樂手進駐的。

Fusion 的另一元素,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同樣在舊上海落地生根。潘迪華姐姐說,「當年我仍是求學時期,初中生已經醉心於京劇、新時代音樂及舞台劇」。這些屬於完全不同時代、風格、文化背景的音樂種類,卻同時在同一個地方流行開來,這也是舊上海的獨有味道。到了來到英屬香港,她無師自通「中曲西詞」之道,大概是來自同一份大時代的根柢。

說到舊上海,周杰倫有一首《上海一九四三》,正是講述那個時代背景。1943年是汪精衛南京政府「成功爭取」盟友維希法國歸還上海法租界的一年,這是上海歷史的大事。但雖然法國名義上的管治結束了,舊上海卻依然是各方勢力盤踞的國際大都會,國民黨、共產黨、親日華人、日本特務、各地軍閥附庸、英美法殘餘勢力、蘇聯/共產國際代理人、青幫、大亨、三教九流、各派文化人共冶一爐,直到1949年,都依然是最錯綜複雜的國際奇幻之都。

1949年後的香港繼承的,正是舊上海所有的這一面。

問到潘姐姐在新一代香港藝人身上,是否看到舊上海全盛期的創意、多元文化、國際性和勇氣?她坦言「無論中西、舊時代的藝人,多數有他們獨特的氣質;新時代的中西方藝人幾乎是同一格式的模型,感覺機械化似的。」一切盡在不言中。

▶️ 亞洲音樂教父鮑比達: 菲律賓上海音樂世家後人,如何孕育東西文化交融的廣東歌經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JAHYlStgz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