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談及香港昔日的「兩航投共事件」期間,國民黨特工曾經進入啟德機場引爆炸彈,破壞了一批客機,香港歷史上其實也曾有其他針對啟德機場的恐怖襲擊計劃,例如「波卡金恐襲計劃」(Bojinka Plot)。

這個計劃的關鍵人物是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哈金穆瑞(Abdul Hakim Murad),拉登的阿爾蓋達組織招募的第一批機師之一。他的主要夥伴是綽號「化學家」的蓋達炸彈製造「專才」尤塞夫(Ramzi Yousef),尤塞夫的親叔叔則是一度被外界誤當蓋達三號人物的哈立德(Khalid Sheikh Mohammad),美國認為他是9/11恐襲的具體策劃者。這一個「團伙」,曾共同幹下不少大案,例如哈金穆瑞就曾協助尤塞夫策劃1993年的世貿爆炸案。

「波金卡計劃」在1995年策劃,規模更驚人,假如成功,震撼將超越9/11恐襲。據美國調查及哈金穆瑞等人後來的招供顯示,計劃分三階段:

  • 第一階段安排自殺式襲擊者,在教宗訪問菲律賓時把他暗殺,以分散世界注意力;
  • 第二階段在東亞、東南亞飛往美國的十一班航機放置炸彈,預計在太平洋和南中國海上空同時爆炸,造成四千多乘客死亡之餘,也會令全球航空停飛(其中一個被設定使用的機場乃香港啓德機場);
  • 第三階段,由哈金穆瑞這位機師親自駕駛飛機(他自然有辦法在全球停航後弄來飛機),撞向維珍尼亞州的美國中情局總部。

「波金卡計劃」並非紙上談兵。哈金穆瑞和尤塞夫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包括訓練自殺式襲擊者、安排人員在各地機場放炸彈等。而他們為了實驗,也曾成功在一架菲律賓飛到日本的航機製造爆炸,機師緊急降落,只死了乘客一人,不過這不代表計劃有漏洞,只是恐怖分子刻意減低炸彈威力、以免打草驚蛇而已。幸好在計劃執行前,哈金穆瑞試驗爆炸品期間不慎引發火警,並遭菲律賓拘捕,計劃也隨之泡湯。

「波金卡計劃」顯示了蓋達一類組織在包括香港在內的東亞、東南亞地區,其實有一定活動能量,菲律賓與馬來西亞也長期被用作恐怖分子的中轉站(計劃金主就是在馬來西亞落網)。而且,恐怖分子以假護照上機、再在起飛前下機的手法,以及飛行知識對恐怖活動的幫助,都在「波金卡計劃」表露無遺。

*改編自沈旭暉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撒旦詩篇》作者魯斯迪被伊朗《伊斯蘭教令》追殺33年後終於遇刺:24歲兇手如何理解出生前的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w8ZBdM2Sc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