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隨著資訊科技革命,整個界別正面臨天翻地覆的改變,知識的傳遞、知識的建構方法、師生關係等,都在互聯網普及下脫胎換骨。我們不妨先回顧傳統學習的基本原理:年前據港大前副校長程介明教授分享,教育界傳統認知的「學習」,本應有六大原則,原理雖然簡單,卻已不是傳統華人家長喜愛「spoon-feeding」所能領略:

1. 學習是認知世界,是人類對外部世界賦予意義的過程。而整個過程,人類是主動的,而非被動接收並建構知識;

2. 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參與知識建構,而不能簡單理解為知識由一方轉移到另一方;

3. 知識的建構在於經歷,人的經歷是學習之根本,有怎麼樣的經歷,便有怎麼樣的學習。正因如此,在教育中,多樣化的經歷可豐富其學習,且為必須;

4. 學習因人而異,造成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結果的差異,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經歷不同,亦因個人條件不同而產生。因此,必須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並因材施教;

5. 學習過程中,理解和應用是同時進行的,兩者相互滲透,而實踐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令人想到鄧小平思想的精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6. 人類學習是群體活動,群體學習是人類的基本學習過程,當中包括交流與分享。

綜合以上原則,學習本來就不是單向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也不只是知識接收者,同時是參與整個社會的知識建構、認知建構。所謂「社會認知」,指的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人類如何處理社會訊息,特別是人們登錄、儲存、提取、應用社會情景的過程,強調認知過程對社會互動的重要性。社會認知被廣泛應用於不同層面,並有學者以此解釋不同文化差異、以及個體與不同文化的關係。

在昔日的傳統教學環境,這些原則可謂知易行難。但有了互聯網,特別是講求用者提供內容、再有大數據整理、人工智能分析的新時代,「學校」這個編制,卻幾乎可以完全被取代。然而,也有不少人質疑,互聯網是否真的可以加強教育效率,還是如大家在Facebook一樣,並沒有擴闊對外的認知,只是重複「迴音室效應」?

這樣的擔憂,自然不是無的放矢:社交媒體興起後,用戶在網上接收的訊息,確實出現單一化現象。學習亦一樣,雖然互聯網成為課室以外獲取資訊的地方,但也是一個「個人化」的學習環境,不見得有系統性知識傳授。當各大互聯網搜索引擎,已懂得使用、分析用戶搜尋歷史,加上人工智能日漸成熟,這種個人化、非脈絡化的學習環境,更有進一步強化趨勢。

例如互聯網每天向你推送的新聞,都是基於用家以往的閱讀、搜尋紀錄;假如日常瀏覽偏右的《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接收到偏左的《衛報》新聞機會便大大降低。教學也是一樣:以往教師可以將不同立場、觀點介紹予學生,但在互聯網上的學習,則不是教師可控,要捍衛多元觀點、知識的並存,在「用家自選」的時代,反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我們可以怎樣利用科技,做到有意義的教育革命?

▶️ 花果飄零:行政總監Jackie介紹課程設計及授課模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gTyDgWlXzY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