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康熙的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在正史非常支持康熙帝,但在《天下長河》這個劇集,她的角色有了微妙轉變,就像中共退下來的前最高領導人,既不滿康熙的施政,但又要「焗撐」,經常負責和其他八旗「老同志」打招呼,並不斷量度「暗黑康熙帝」的「黑化」速度,見證著康熙由不懂怎麼做皇帝的菜鳥,變成無人敢親近的暴君。

這位實質上的太上皇有這句金句:「我擔心我不在之後,就沒有人能和你這樣說話了」。說的是康熙帝,還是習近平,自然可以對號入座。

在「暗黑康熙帝」眼中,八旗旗主就像昔日的中共八老,早就過氣。他對八旗「老傢伙們」毫不尊重,鄙視他們不識時務、不能面對現實、不能與時並進,而且重點是已經沒有了實力,也就是沒有甚麼統戰價值,覺得過年過節(例如國慶、大婚時)請他們聚餐,已經是「寬宏大量」,給足面子。但如果「老傢伙們」還要有其他「干政」的企圖、舉動,就會毫不猶豫地對他們公開羞辱,像某人對胡錦濤那樣,隨隨便便,就可以將「老傢伙」強扶離場,讓其權威盡失。

其實正史的康熙雖然集權,但對八旗還是很尊重的,很多決策都會拿來和八旗旗主討論;攻打葛爾丹部時,也是以八旗意見為依歸。

正史的康熙立下豐功偉績之後,朝臣對他越來越愛戴,康熙也很大方地和朝臣一起享受太平盛世,主張與民休息,很少搞特務統治,對「鬥爭論」深惡痛絕。但在《天下長河》,朝臣本來覺得「暗黑康熙帝」是一代明君,但他的功業逐步累積之後,卻反而逐漸看他不起,認為這位「聖上」有被害妄想症,越來越多疑,又病態地愛上「鬥爭哲學」,以為自己真的有權力和天鬥、和地鬥,更不用說與人鬥。

這個「暗黑康熙帝」會說甚麼「要是一次打不贏,就要再打、三打,打到贏為止」;「不是要討論打不打,而是討論怎麼打、何時打」。這種對白,徹頭徹尾就是習近平「能打仗、打勝仗」的「語錄」。

結果,朝中無論是甚麼派系的大臣,私底下都不約而同,稱呼「暗黑康熙帝」做「康老三」(他排行第三)。本來大臣之間互相傾軋、互相不和,但自從康熙「黑化」,他們反而有了共同話題、共同立場、共同利益、共同對手,意識到自己都是被他玩弄的棋子,居然紛紛化敵為友。鬥了幾十年的兩大權臣索額圖和明珠,在劇中居然逐漸建立了真正的「戰友」情誼,只是知道在這樣的「聖上」面前,必須假裝天天還是要繼續鬥爭、繼續互相鬥下去,否則大家都不保。

要不是編劇對今上不知所謂的「鬥爭哲學」有充份理解,很難有這樣犬儒的頓悟。

在歷史上,稱呼康熙為「康老三」實在鮮有聽聞,這說法實在非常現代,就像文革期間批鬥孔子時,孔子被莫名其妙地稱為「孔老二」一樣。這個名字一出,大陸觀眾相信已經立刻 #connect。

《天下長河》大結局的最後一幕,講述「暗黑康熙帝」老年時進入河伯廟,發現自己昔日罷黜、令其早死的治河良臣,已經成為民間信仰供奉的河神。反而自己卻年紀老邁、風燭殘年,依然只是一個人、根本不是神,而且是身邊已經沒有人敢走在一起的孤家寡人。他望向神壇上臣子金像的眼神,充滿怨毒、不忿、無奈,但身體已經不住抖震。全劇,就此終。

這劇能夠通過今時今日的政治審查,實在非常厲害。

▶️ 葛劍雄教授和「歷史虛無主義」:讀歷史會違反國安法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cllP7wDxY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