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從前讀歷史的時候,因為具有後世視野,總是以為每逢出現大變,所有局中人都會面臨人生交叉點,如果能力許可,都會知道需要做出重要抉擇。

但經歷了香港巨變,卻會明白其實很多歷史上的巨變,當事人身歷其境,反而可能覺得只能無奈接受;而不同朝代之間的連貫,也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緊密。

以1949年中國大陸變天為例,那是通過最血腥的內戰達成,屬於兩個意識形態、幕後勢力、國際聯繫都截然不同的政權,無論從甚麼角度看,都是最大程度的變故。然而當時大概6億全國人口當中,來到台灣的只有一百多萬,去到香港的頂多一百萬,再有零星有辦法的逃到海外,佔人口總數極少,遠少於香港此刻移民潮的比例。也就是說絕大多數人,都要極速適應。

對外界來說,中共新政權初年也有一定延續性,因為「留下來的人」太多,包括很多知名人士。他們或是出於對中共的幻想、或是對國民黨的失望、或是純粹持觀望態度、或是因為要照顧不願走/走不動的家人,都留在大陸。

但這些人很快就發現,必須配合政權「說好新中國故事」,所以外界會看見很多昔日中國明星、學者、各界知名人士,都在說「一切如常」。中共也用了國民黨時代召開「政協會議」的幌子,搞了自己的政協,統戰陣容還相當鼎盛,冠蓋雲集,不得不說具有頗大欺騙性。早在五十年代,中共也派過演藝團到英屬香港演出,名字還是民國時代的大陸熟悉名字,自然也會讓一些人誤會「一切如常」。

更弔詭的是,就算是被批鬥的無數案子,外人看來慘絕人寰,但當事人身在局中,當習慣了一切都要逆來順受、再沒有個人尊嚴,反而就不覺得有任何事情是太意料之外。被迫早請示晚匯報、天天自我批評和自我否定,其實是一個清空一切自尊和自主的過程,往後迎接甚麼,只是程度的分別,本質上已沒有不同。而本質上開始自我否定、自我制約、自我「去人化」的一刻,外間卻是察覺不到的,因為一切無色無味。

就像在「新香港」,幾年前,如果有人說幼稚園校長會逼學生鬥大聲唱國歌、否則就是不愛國、會被罰,一定覺得是匪夷所思。現在這些場景已經成為日常,卻是「理所當然」,時間軸不過是一、兩年。

所以巨變的定義,還是要自身來定的,否則客觀環境就算是把人送進去再教育營,如果人生哲學就是「逆來順受」、「不變應萬變」,總會找到「一切如常」的理由。如何回應巨變是個人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但假如連出現巨變也不承認、自欺欺人,那就無藥可救了。

▶️ 前青衣區議員郭子健:「完善區議會選舉」之後,還有有心人會在香港從政嗎?(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R28tTEm8k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