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多年前在個人專頁分享了「達克效應」這理論,網友反應熱烈,現實世界的朋友也無不會心微笑,因為這完全反映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前瞻未來,在網絡演算式改造下的新世界,「效應」的發酵程度只會更嚴重,年前警告過的「微真相時代」,只會越演越烈。

所謂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本來只是一個社會科學學者開玩笑的理論。Dunning和Kruger二人都是美國康內爾大學學者,他們在1999年通過問卷調查,先評估研究人類閱讀、駕駛、下棋、打網球等有相對客觀基準的知識和技能,再追蹤他們對自己答問水平的自我評估,發現知識程度越低的人,自我評估回答問題的水平越高、越以為無所不知、越不能正確認識真專家的水平、越不正視自身的不足,有一種建基於幻想的優越感。

但與之相反的是知識程度越高的人,卻越是認為自己的回答不夠好,明白多言多敗,更傾向謹言。然而一旦經過訓練,前一批人最終也會認知到之前的無能。這項研究被其他範疇的知識反覆核實,榮獲2000年「搞笑諾貝爾獎」。

這調研反映的「定律」,其實「自古以來」皆有之。像達爾文說:「無知比知識更能令人自信」,就很好的概括了人類這種生物的習性。後來被不同專業的人反覆論證,發現是一個「普世」現象,簡單而言,就是上述這樣一條曲線。

為什麼人類會有這樣的習性?

這涉及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不同範疇,這裏不一一細述。總之,社會畢竟由精英眼中的所謂「庸眾」組成,而「精英」在古今中外,永遠只能是少數。問題是因此,「精英」又確實有越來越高高在上地「離地」的趨勢,永遠和「人民」存在根本意義上的對立,隨時又可能變成遠離現實的「smart ass」。

到了網絡時代,人性「反精英」的一面,比從前發揮得更淋漓盡致,從網絡論壇、社交媒體公眾號的留言區,最能反映一二。絕大多數留言,不是毫無養份的情緒、立場宣洩與負能量,就是對內容斷章取義的理解與評論,對內容越不了解的人,越有勇氣發言;反而對內容有認知的人,則很少留言。

但精英受到這種風氣影響,卻也往往不能自已,產生更多情緒化的反應,覺得自己充滿冤屈,不斷被挑釁之下,不由自主的變成「庸眾」的一部份、甚或更不堪,行為同樣偏離自己,變得歇斯底里起來。加上還有刻意因為種種原因操作的網軍,到了最後,網絡公海就容易剩下一片泥濘。

▶️ FOMO:演算法控制下的美國大選兩極評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NHUm1JFQU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Source of Graph: Source of Bia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