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隨著在港錫克社群逐漸發展,不少錫克教商人也從印度前來香港經商,其中不乏攜妻帶子的家庭。

1901年,駐港英軍中的錫克教徒在灣仔修建了一座高兩層的拱頂錫克廟(Khalsa Diwan),作為在港教徒的宗教與社交中心,也是香港人認識錫克教的最主要渠道。1938年,這座廟宇被擴建,以容納越來越多的赴港錫克教徒,甚至成了港島地標之一至今,令它在二次大戰期間,曾遭受日軍兩次轟炸,所幸廟宇結構沒有被完全破壞。

錫克廟有免費派發膳食的傳統,來者不拒,二戰日治時代期間,不少華人專門走到廟內求生,這段經歷,也令本土華人對錫克教徒的好感大大增加,可以說是錫克教「本土化」的起點。戰後,錫克教徒通過籌款和社會捐贈,將廟宇修復、擴建,今天的錫克廟可供兩百餘人食宿、容納上千人朝拜,廟內有幼兒園、圖書館,還為青少年開設的宗教、藝術、數學、語言等課程。雖然服務對象依然以教徒為主,但也有不少本地教育機構前往學習,當年我就曾多次帶學生參觀。由此可見,錫克教徒已經在香港社會建立了頗具規模的商業、貿易和社交圈子,也成了「香港人」的一部份。

既然憂戚與共,香港主權移交前,也一度讓不少錫克教徒感到擔憂,引發了一波大規模移民潮。不少錫克教徒從香港移居加拿大、英國,或者回到印度,但隨後又有海外錫克教徒持他國護照返回香港。

今天在「新香港」還有大約萬餘名錫克教徒,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自港英時代便抵達香港、在此成家立業的老一輩錫克教徒,他們多在香港有廣泛人脈;另一類則是主權移交前後才新赴港的錫克商人,他們與印度、加拿大、英國等地的錫克群體保持密切聯繫,甚或是家族企業的東亞代言人,但就與本土社會互動有限。

學者、媒體在接觸在港錫克教徒時,往往發現他們幾乎已完全融入香港文化,尤其是老一輩錫克教徒及其後代,一般說得流利的廣東話。最著名例子自然是演員喬寶寶,只是他的太太捕獲特區護照,「被逼」移民蘇格蘭,也成了政治事件。

不少香港錫克教徒之間的交談,都以說廣東話進行,反而英語不甚靈光,不少更與本地人通婚,子女也入讀本地學校。在裝束、生活上,這些錫克教徒一般與本地人無異,除了不吃牛肉;只有進入錫克廟朝拜時,才會穿上宗教服飾、帶上頭巾。不少在香港出生的第三代年輕錫克教徒說,「香港是我家」;但近年香港社會對任何外來者的排斥,卻比百年前更嚴重。究竟這些富有南亞區域特色的「真・香港人」能存在多久,就不是現在能預測的了。

▶️ 重慶大廈,先係真正嘅國際香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8B2rhLmzcA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明報月刊》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