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菲律賓獨立運動領袖黎剎離開香港後,返國就被西班牙殖民當局處死,激發了菲律賓革命志士的抗爭鬥志;另一方面,黎剎的事跡也經由香港傳入中國大陸,激起滿清治下中國革命者如梁啟超等的共鳴。可以說,當時的英屬香港,雖然本身風平浪靜,卻已經成為亞洲革命中心。

值得留意的是,黎剎由學醫、轉而領導菲律賓革命的人生軌跡,與中華民國之父孫中山的經歷極為相似。而按時間考證,黎剎在香港行醫期間,孫中山也正在香港醫學院求學。究竟二人當時是否認識、是否故交,有沒有交換醫學心得、或革命心得,可以成為平行時空的熱話。

至於香港與菲律賓的聯繫,也在黎剎死後變得更緊密。除了菲律賓上流社會、中產階級紛紛走到香港建立「第二家園」,其他菲律賓政治領袖也來到香港。例如菲律賓獨立革命軍領袖阿奎那度(Emilio Aguinaldo)在1898年曾流亡香港,將香港作為領導菲律賓武裝革命的據點。

也是在1898那一年,菲律賓第一共和國終於成立。這是菲律賓近代史上第一個獨立本土政權,通過的《菲律賓獨立宣言》具有深遠歷史意義,領導反西班牙殖民運動的革命軍領袖阿奎那度獲選為總統。

但這個「共和國」的管轄地方有限,並未真正實行長期有效管治。不久西班牙在美西戰爭中戰敗,把菲律賓割讓予美國,美國新殖民政府同樣強硬鎮壓菲律賓獨立運動,令菲律賓義軍反而更艱難。在這期間,阿奎那度又回到香港,策劃反對美國殖民政府的革命運動,並廣泛籌款,以購買武裝革命的軍需。

無論黎剎是否認識孫中山,阿奎那度等菲律賓革命軍領袖卻肯定是認識的。他本人確實與當時身在日本的孫中山多有往來,雙方亦互相扶持、共同奮鬥,成為東亞反殖民浪潮的一段佳話。

不過菲律賓還是抵抗不了美國的攻勢,不久共和國宣告瓦解,阿奎那度也被迫宣佈效忠新政府(目前的菲律賓共和國是「第二共和」)。但黎剎和阿奎那度,都被今日菲律賓人視為民族英雄,而黎剎的香港故事,也在菲律賓人心目中廣為流傳。

既然黎剎「政治正確」,屬於「中國人民老朋友」之列,又能「統戰」菲律賓,為他在香港樹立銅像,理應一呼百應。就像在夏威夷唐人街,也是孫中山像、黎剎像並列的。只是有高人擔心,黎剎是「獨立之父」,要是有了銅像在香港,怕「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就連孫中山的歷史是否「敏感」,在《港區國安法》下,一切都不能以常理測度。

一說到「大是大非」(其實是上崗上線)的政治問題,所有人自然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提議就不了了之。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作者江懷哲: 菲律賓大家族怎樣壟斷「菲律賓民主」?(上)(中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nlTgYeJWs

*改編自沈旭暉曾發表於《信報財經新聞》文章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