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香港文壇元老陳冠中到訪台灣,錄影了一輯訪問,雖然主要是介紹他的新書,但私下自然聊了其他話題。畢竟在這個年代,能夠見面已經很難得,應該珍惜每一次。

說來,我認識他很久。他很提攜後輩,幫過我很多,而這種幫忙純粹是前輩欣賞年輕人,沒有任何一絲私利可言。從他的人生、他的作品,可以看到很典型的香港系譜,外人看來很多難以理解的內在矛盾,只要用香港人的框架,一切就迎刃而解。

他作為文人,住在北京,最大的誘因就是要實地融入,才能有把握去寫關於中國大陸的小說。這本來是文人創作的常態,但放在過去十年的中港矛盾框架之下,自然容易裏外不是人。他不是大中華,不是大香港,相信自由主義,喜愛優質文化,港英時代的舊香港是這一代精英的天堂。

記得在香港本土論爭期間,提出「城邦自治論」的陳雲,經常出post批評陳冠中作為大中華的代表。也記得陳冠中曾經說要據理力爭,因為本土主義其實是他本人當年提出的。這次見面聽他說,在《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前,他曾在報章撰文主張香港應該實行自治,內容基本上和幾十年後陳雲提出的「城邦自治」一樣,歷史確實非常諷刺。只是後來有了《中英聯合聲明》,包括陳冠中還有李柱銘、司徒華在內的那一代絕大多數香港精英都接受這個方案,覺得起碼是一個大國都同意的制度;至於後來的執行,自然是另一回事。

又說來,我在香港期間,每年都會和陳雲碰面聚舊。雖然很多人覺得他瘋瘋癲癲,也有很多閒言閒語,但我一直相信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地方,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有頗多inspiring之處,也自成體系,有機會就應該虛心求教。

那陳雲版本的「城邦自治」,和陳冠中版本的「前1984香港自治方案」,最大差異在哪裏?

從我與「二陳」的交往理解,分別就是前者是現實主義主導的,後者是自由主義主導的,而這自然也和兩人不同的人生經歷有關。

在陳冠中的理想世界,他相信制度、法治,認同舊香港獨特性的美好,基本上所有文章都是圍繞這種美好而產生。但說到怎樣確保這種美好、與及背後的制度,特別是對中共這種性質的政權,單純根據自由主義的理念是做不到的。他也承認這是最大的盲點,坦然作為一個文化人,除了不斷弘揚這種價值的真善美,想不到在執行層面怎樣力挽狂瀾。相信這也是大多數香港人的認識與無奈。

陳雲的思考模式,則是以國際關係的現實政治操作為出發點,嘗試邏輯上解答上述問題。和主張香港獨立的青年不同,他的文章雖然高度批判中共政權、批判中國文化、主張中港區隔,但同時也明言如果中國不同意香港有真正的自治,一切都不可能,所以他有一個思考部份是「如何說服中國」。無論是通過「美帝」施壓,還是向中共權貴證明香港人協助走資、洗錢的價值奇貨可居,但必須是「真香港人」才能稱職,他都是希望acknowledge中共政權的存在,然後各做各的事。所以「建設民主中國」除了與「城邦自治」無關,而且某程度上還有所對立。

這類討論,本來是很有意思的,可惜太多人的關注和記憶只有花生和恩恩怨怨,到了最後,一切見樹不見林,亦屬可悲。

▶️ 陳冠中:《又一個時代》導讀:《我這一代香港人》如何回應香港巨變?(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mUlurmDPJI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