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早前談及彭丹院長,網絡世界很有興趣,但令她忽然「再成名」的洪都拉斯對台斷交事件,卻沒有多少人關心。這正是這個時代資訊傳播的悲哀。日前和一位在台灣的洪都拉斯留學生詳談,透出的欷歔,其實很值得香港人的「彭丹級注視」。

台灣的經濟實力位居全球第20,毫不失禮,假如不是被拿來和中國大陸比較,很多第三世界國家都很感激台灣的援助。以洪都拉斯為例,除了美國、IMF,已經不會有甚麼國家願意大規模經援,所以洪都拉斯留學生合理覺得台灣已經援助了很多,例如興建偏遠學校、醫院,又或提供獎學金讓他們到台灣讀書。現在中國財大氣粗地加倍援助洪都拉斯,只是為了搶邦交國,不是正常情況。

不過這就是現實。

這位留學生的每月學費是三萬台幣,如果完成他的專業學位會留五年,也就是需要大約150萬台幣。而目前大約有200多個洪都拉斯各級留學生在台灣,都是拿獎學金過來讀書,由台灣外交部提供。這筆金錢說少不少,足足有3億台幣,至於投資得來有沒有回報,就見仁見智:以目前情況看來,為洪都拉斯培養人才的作用,遠大於鞏固台洪邦交。阿Q點說,台灣確是做了很多利他主義行為。

這位留學生很喜歡台灣,覺得台灣這樣被中國「擊敗」很慘,但自然也明白如果中國大陸真的提供雙倍資源,國內反對台洪斷交的人絕對不多。他喜歡台灣,更多是物質層面的:和洪都拉斯相比,台灣先進、有秩序、安全,而且有發達的半導體產業讓他去築夢,加上相對和國際接軌(起碼他的教學語言是英文),都令他不願意改到中國大陸繼續留學(中國已經提供了同一獎學金配套,予全體在台洪都拉斯學生選擇)。他也說希望台灣可以有一日成為真真正正獨立自主的國家。

但我暗中想:如果他到了上海留學兩年,會否依然有同一感覺?難說。

對我們而言,上海和台北的最大分別,自然是後者擁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可以暢所欲言,活自己的生活。但對洪都拉斯人而言,上海可能比台北更繁榮,而他們就算在上海,大概也不太關心民主、自由。他們選擇台灣的似乎最主要是語言:中國規定留學生要以中文上課,這是日後文化輸出的重要工具;但其他台灣的優點,他們似乎還不太在意,雖然他們相信台灣人比上海人友善。如果他們有一個選項是到香港讀大學,就很難有拒絕的理由。

中國此刻輸出的,正是「金錢就是一切」的價值觀,而且由於它可以無視國內情況去大撒幣,「競爭力」不容小覷。我們作為過來人,很清楚一旦失去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整個城市是怎樣被奪舍。但這種感覺要不是局中人,就算是住在香港十多年的expat,也不容易明白,更不用說留學生與遊客。

希望這位洪都拉斯學生可以長期留在台灣,逐漸發現它比上海優勝的軟實力。也但願香港的下一代,能夠在物質層之上,找到自由世界的善美。

▶️ 由人肉拱橋到跨國拱橋:艷星彭丹成為「國際經濟戰略研究院院長」、「民間外交家」之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3KmiJCZ_s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