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因為陪母親,看了一兩集TVB的《中年好聲音》。不能說不好看,但更不能說沒有不安。

這種半實況劇、半 mockumentary 的音樂「比賽」節目,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在中國大陸更是綜藝大戶,連觀眾表情都已經可以申請專利。TVB 照抄一次,自然也是「傳統」,目標觀眾是哪些,同樣非常清晰。

這類劇情,通常找一些落難歌手來「翻生」,讓觀眾享有造王的快感,也為唱片公司捧人。世界上的落難歌手何其多,TVB 在《中年好聲音》找到最好唱功的兩位,都是中國大陸新移民,一位叫李佳,一位叫龍婷。她們唱得好不好?好。但在中國大陸會不會紅?不會。

她們在「新香港」大概也不容易紅。起碼不容易大紅。

但TVB不在乎香港人怎麼看:它的任務是製造能夠「說好香港故事」的「新香港音樂人」。新一代雖然也有不少願意投誠,例如在《中年好聲音》擔任陪唱的林二汶女士,但「唱紅打黑」時,始終難以做到中國大陸式的無縫交接。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年香港新移民,就沒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問題只是她們怎樣可以「代表」「新香港」。

龍婷女士不是一般業餘歌手。她是2019年正牌CCTV(不是CCTVB)《星光大道》的全年總冠軍,經常在央視不同節目演唱主旋律愛國歌曲,包括獲邀在被視為象徵江湖地位的央視春晚獻唱。根據中國國情,行規是一上春晚、身價百倍,不少《中年好聲音》的評判、陪唱專業歌手,都沒有這樣的「榮譽」。TVB如果要和龍婷女士簽約,隨時都可以,但卻要通過一個「洗白」過程,原理和中國大陸公司在香港註冊當「白手套」,一模一樣。

身為央視春晚嘉賓的龍女士,在中國大陸網絡的身份卻是「香港街頭歌手」,以在旺角 busking 為自我介紹。究竟 busking 是 origin,還是有了某一個劇本才去busking?我們不知道,只知道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回事。

TVB 的動機太明顯,請來的評判就算都是自己人,也會暗中揶揄。論唱功,龍婷女士不可能得到低分,所以一切都是「公開公平公正」,但評判都會提及她的廣東話發音。平行而論,以新移民而言,龍婷女士的廣東話非常好,甚至可能比評判肥媽更好,然而自己人評判不忘批評她發音的瑕疵,其實就是對所有人說一句:「我知你地想點玩架,不過為搵食,無得唔陪你地玩囉」。

不少人看輕 TVB 的洗腦功能。它雖然影響力今非昔比,但將今日的TVB和八、九十年代的TVB比較,同樣是沒有意義的。當今天再沒有大台,一切碎片化,TVB依然是所有「台」當中的「相對大台」,而且會得到「新香港」其他媒體的配合,依然可以影響目標群眾:《中年好聲音》收視由十多點上升到24.7,也就是160萬人。TVB和ViuTV 競逐年輕人市場雖然完敗,但回到自己的藍絲、中年、港豬、師奶comfort zone,還是所向披靡。

何況TVB根本不在乎本土香港人,如何出口轉內銷,才是整個經濟模式的關鍵。這種「變身」的白手套功能,也是北京眼中CCTVB比正牌CCTV的唯一優勝之處。

順帶一提,比賽有一位香港本土出品的前樂隊成員周吉佩,已經成家立室、依然青靚白淨,歌藝好而有師奶觀眾緣,本應是這類節目正常劇本的冠軍。

▶️ 尖沙咀肥媽:二次創作與街頭賣藝:香港獨立音樂人還有多少空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HZCId-ntg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