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在西方社會,一直有思考「人生何所為」這哲學問題,這種和華人刻苦進取、但搵食至上完全相反的人生哲學,也許才符合未來的人工智能(AI)世代。

這並非純粹虛無思想,而是已經被嘗試落地:幾年前,芬蘭政府開始了一個社會實驗,在25-58歲失業者中,隨機抽樣二千人,每月向他們派錢560歐元,這其實就是「無條件基本收入」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UBI)。

在傳統經濟學,UBI的主要貢獻,包括降低貧富差距,令人擺脫無意義的剝削性工作,轉而從事自己「真正適合」的工作,找回尊嚴,生產力也得以提升。而且所有人得到UBI後,還可以增加消費、提振內需;UBI也能取代各種複雜的福利制度,可以減省政府成本。加上在不久將來,資本產生的經濟產值,可能已經大於「勞動」所得,一些社會會富裕得脫離「手停口停」的階段,所謂「後稀缺」(Post-scarcity)時代,可能已經到來。

這就像不少巨富,將家族資產變成一個永續經營的基金,其子孫後代每月可得到非常體面的生活費,不需要工作糊口。他們固然也會讀書工作,卻是為了別的目標,可能是興趣、可能是與同輩競爭,或可能是自我證明。

UBI的概念,其實就是令我們都過富豪後代的生活,令工作不再與糊口綑綁,成為一個independent variable,對人類生活的顛覆性,未必低過AI興起或基因改造。

然而,目前要全面UBI,幾乎不可能。首先自然是資源問題。

比利時經濟學者Philippe Van Parijs認為可以擴大稅基,去解決「錢從何來」的問題,例如對資本及資產轉移增稅、徵收國際金融交易稅以針對所有電子交易活動等;但在全球層面,始終是杯水車薪。發達國家或許單靠資本增值,就可以創造一個「永續生活基金」,但目前的經濟活動仍然很大程度依賴勞動,還未進展到「AI化」。

微軟的蓋茨對UBI也很懷疑,認為現時堪稱地球最富有的美國,「也未富裕到容許人們不去工作」;自動化生產現時只是造成失業,其累積的財富,卻未巨大到可供政府做大規模財富再分配。總之,「錢從何來」,始終是現階段的難關。

真正的UBI是沒有附帶條件的,拿取資助之後,應該無須找工作或投入生產。但芬蘭以上的實驗明顯未能做到:一來它並非發放給所有人,二來芬蘭人不能靠每月560歐元過活,「收入」頂多只是補貼。芬蘭政府只是通過實驗,考察這筆資助,能否增加失業民眾重返勞動市場的動力,卻發現接受資助的失業者,雖然心理上感到較安全幸福,但求職時,成效與領取一般社會保障的失業者「幾乎無分別」。

(待續)

▶️ 廖詩颺博士:ChatGPT 4.0 之後:依然相信三十年內,「AI 取代人類工作」不會出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gEVMOIgIvw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