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一個朋友群組成員苦主B,日前內部分享最新資訊:某君又問他借錢,而他早已是前後借了五次、損失二十多萬港幣的中型苦主(「大中小」自然都是相對概念)。早前他獲得債仔承諾還款,被提供一個還款到2047年後的「分期還債方案」,據說每月會還$500,但連這$500也未收到。

群組朋友本來都是這位債仔的朋友,這些年來提供過不同協助,知道今時今日居然還有這些資訊,都很為苦主B不值。究竟這種不斷借貸的心態是甚麼?

其實借錢還錢、江湖救急,本屬平常,也屬於個人私隱。但這類集團式問數百人借錢、以債抵債、借後不還,已經很難不說屬於龐氏騙局。

群組朋友覺得,本來大家出於交情,能借就借,就算收不回借款,也不希望鬧得街知巷聞。但看到這樣的規模、這樣的後續行為,都覺得縱容才是違反公眾利益:這些苦主日後考慮借錢江湖救急,自然倍加謹慎,變相令真正有需要的人得不到幫助,也很影響社會互信。也不排除有一些很需要拿回借款的苦主,又可能會被要求介紹新苦主去填補,令龐氏騙局無休無止。

然而在公眾利益層面,卻又同時看見更大的悲劇將會出現。當所有朋友都有上述覺悟(我們已經是非常generous的一群人,相信更多苦主更早覺醒),事主又不願意申請破產,能夠做的事、能夠找到的資金,只有越來越nasty。這是一個心理關口:第一步會掙扎,但反正已經走了第一步,就會豁出去,可以去得很盡,反正沒有bargaining power,也沒有alternatives,marginal difference無論實質上、還是心理上,都會越來越少。

就算是碎屍案的疑犯一家,可能第一次騙五百元的心態,也是步步為營、內心有愧。但當積非成是,就會越行越遠,逐漸建構了自己的平行時空、認識了更多「新同路人」,不自覺的回頭一望,才發現已經成魔。

其實,當事人的唯一出路,就是申請破產,向所有債主、社會道歉,然後重新開始,腳踏實地,以他本來的朋友圈子的善良,本來沒有不重新接納他的可能。世界從來沒有天生的好人與壞人,告子說的人性無善無惡,就看環境水流,當是至理名言。現在,不得不看著他往另一條路越走越遠,不能自拔,而且自絕了本來能真正在金錢以外幫助他的路,確是令人非常痛心。

▶️ 馮智政:「新香港」一切舊結構已經瓦解,社會不再存在(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8MKyaXsxh4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