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母親結婚後開始聘請家傭,我出來工作、搬出去住之後她則改請菲傭,相對不用太做家務,自然也不太喜歡做家務。

但她同時覺得很需要親力親為當母親,雖然很多動作明顯都是over了,然而自然也有很多溫暖之時。例如小時候她會親手編織毛衣,即所謂「溫暖牌」,我是deeply appreciated。

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家長還會為孩子織毛衣。印象中,家中這風氣首先是從重慶來的姨婆帶來的,她教母親如何編織,自己也織了一件咖啡色的給我。然後母親就由頸巾開始學織,再為我織了兩三件外衣,印象中一件藍色、一件黃色,難度自然比頸巾高得多。

整個過程,既要細心,同時也是耐力的考驗。當時伯娘那邊比賽似的也在織給我堂弟,但她是更強的女強人,好像勉強完成了一件之後就放棄。

這些小確幸的生活,今天回看,已經很超現實:要一個工作中的母親花一整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去編織一件毛衣,除了完全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也太浪費時間。但那種情懷,就像自力更生的「集體生活」,就算虛幻,當年也不乏有人情味的一面,反而不像現在那樣功利。「穿溫暖牌的孩子最幸福」,當年還不怎麼珍惜,現在卻也有點認同。

近來才知道,不要說手織毛衣,就算是原材料毛冷,今天也已經非常難找到,例如香港一間半世紀的老字號「千秋牌」年前就已經結業。至於織毛衣的技術,恐怕不少現代家庭也已經失去傳承,懂的長輩都垂垂老矣,甚麼都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了。

▶️ 陶傑:左翼南來文人・說好香港故事(一)民國左中右精英文人如何聚首香港?如何維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IV6GKM2Ui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