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美國開發署署長鮑爾在《Foreign Affairs》的撰文,雖然是要提出未來推廣國際民主的藍圖,但也檢討了過去三十年美國推廣民主成效不彰的原因。

她首先回顧從列根時代奠下的對外民主援助計劃,當時美國藉著資助獨立媒體、法治、人權、良好管治、公民社會、多元政黨、自由公正選舉等發展,培養世界各國的民主價值。這些援助在八、九十年代,成功打破了蘇聯和鐵幕國家的獨裁統治,並幫助新政權建立民主政體的基礎。類似的措舉亦一度促進了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的民主化,這些民主援助計劃正是鮑爾率領的美國國際開發署負責推行。

然而在過去三十年裡,自從冷戰結束,鮑爾認為「美國的民主倡導者過於狹隘地關注捍衛權利和自由,而忽視了其他重要領域」,結果導致目前的「民主退潮」危機。她在文章綜合出八個原因,很值得大家關注:

1. 一項研究發現,在 1992-2000 年間,每 1000 萬美元的民主援助,會導致該國的民主選舉指數躍升7%;但同一研究表明,在 9/11 後幾年,這些積極影響開始顯著減弱。鮑爾認為箇中原因包括兩極分化、嚴重經濟不平等、公共領域充斥虛假信息、大國政治僵局、中國崛起,以及威權主義通過數碼空間大幅擴大其影響力等。

2. 鮑爾再進一步指出民主理論和實踐的核心是尊重個人尊嚴,但如果只專注政治自由,而沒有充分關注腐敗、不平等和缺乏經濟機會,對人的尊嚴所帶來的侮辱,只會導致不論是富國或窮國的人民,都漸漸對民主失去信心,擔心年輕一代的生活比上一代更艱難。結果種種不滿情緒都讓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者,找到政治立足點。

3. 在新生民主國家當中,改革派領導人的處境經常困難重重。例如,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 (Hakainde Hichilema) 於 2021 年上任時,發現前任總統積累了超過 300 億美元無法償還的債務,幾乎是GDP的1.5倍;摩爾多瓦的桑杜 (Maia Sandu) 於 2020 年當選總統前,僅一次腐敗醜聞吞噬的國家財產,就高達GDP的12%。這讓改革派政府幾乎沒有財政基礎,來兌現他們的改革承諾。

4. 人民對改革抱有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尤其當他們為顛覆舊秩序所冒的風險,並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產生實在的好處時。這種不滿,往往使反民主勢力(通常在外部獨裁政權幫助下)有機會重奪控制權,逆轉改革,並扼殺民主自治的空間。

5. 在二十年來,中國為不少負債累累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巨額融資大興土木,為其建設海港、鐵路、機場和電信基礎設施,即所謂「一帶一路」。這不單破壞該國長期發展和財政健康,而且協議內容 (例如利率) 因為幾乎完全不受公眾監督,以致經常被挪用以謀取個人或政治利益,然後幫助中國政府獲得自然資源、戰略資產和大數據,及扶植中國企業。

6. 數碼科技 (例如監視系統和面部識別軟件) 讓專制政權便於跟踪和監視批評者、記者和其他公民社會成員,中國更通過其「數碼絲綢之路」計劃,向至少 80 個國家提供了監控技術。這個領域並未得到民主國家的廣泛重視,亦缺乏全球規範和法律或監管框架,無法將民主價值觀嵌入技術設計和開發之中。

7. 根據一項研究數據,81 個國家的政府正在利用社交媒體,開展惡意活動,來傳播虛假信息,並不時與中國、俄羅斯等獨裁政權互相呼應。而中俄以大量資金來操控信息環境,以配合他們的「大外宣」論述,方法往往是散佈虛假故事、大量搜索引擎以淹沒不利結果,以及攻擊和騷擾他們的批評者,而在世界各國的獨裁政權,亦已經完全懂的效法。

8. 世界各地的獨立記者均曾表示,除了死亡威脅和恐嚇之外,一些權貴的腐敗被揭露後可能會對記者興訟。這些訴訟可能會讓記者和媒體輕易損失數以百萬計的美元,導致媒體停業,並給新聞工作者帶來寒蟬效應,結果全球能夠監督獨裁政體的機構就越來越少,就算存在,規模也遠遠不復當年。

▶️ 劉夢熊:(三)反駁「東升西降論」:中國GDP真的在超越美國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xUuJyQbe0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