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回憶 383🍰】白糖糕・砵仔糕・宋美齡鬆糕 (Patreon)
Content
母親很喜歡某一系列的香港街頭小食,那都是昔日舊香港才能找到的情懷。近年就算一些「懷舊香港小食系列」被重新包裝推出,但要尋回那種街頭的感覺,已經不再可能。
例如她最喜歡的白糖糕,曾經近乎絕跡香港。白糖糕又名「倫敦糕」,不是命名自英國的倫敦,而是發源地順德的「倫滘」/「倫墩」,做法非常簡單,就是白糖和麵粉,然後蒸成糕,不過要做得鬆軟彈口,也不容易。昔日一塊白糖糕非常便宜,而社會並不富裕,這類最原始的糕點,反而最受歡迎。
又如砵仔糕。做法同樣非常簡單,就是黃糖、麵粉,不過不是蒸成鬆糕,而是像布甸的質地,再放在一個一個小「砵仔」內,有時一個個present,有時一串串。母親的家庭昔日住在灣仔南洋大廈,地下就是南洋戲院,戲院門前就是賣這類小食,所以絕對是她的童年回憶。
繁複一點的還有上海紅豆鬆糕。這不算是香港的小食,也不街頭,如果講究,工序要好幾天,來自上海的中產家庭,大概是外婆帶來香港的回憶。在台灣招待國賓的圓山大飯店,鎮店之寶就是「宋美齡鬆糕」,據說是蔣介石夫人宋美齡親自根據家傳食譜改良,再口述給圓山師傅,除了紅豆,還加入七色配料,務求在外賓面前顯得有貴氣,同時又減低了甜度,以適合老人家。近年圓山還推出「夫人套餐」,將杏仁茶油條、無糖咖啡等宋美齡的日常品味,配上「宋美齡鬆糕」,營造舊上海東西合璧的fusion感覺。母親在台灣很喜歡品嚐「宋美齡鬆糕」,除了味道、質感,也是品嚐一口一口的歷史。
母親常說,以前要開心很簡單,這些小點已經可以開心一整天。買白糖糕、砵仔糕給她吃,也會比大餐更令她開懷。Less is more,這種情懷,離開香港後,也開始懂了。
▶️延伸視頻:《月白戲臺》創辦人陳澤蕾博士:為何粵劇大老倌也要離開「新香港」?(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h5d8gI21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