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舊香港人稱呼英女王為「事頭婆」,這是只有香港人才會明白的情懷。

表面上,這是因為全體香港公務員都是「為女王陛下政府服務」,也可以說是「打英女王工」。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種戲稱,女王陛下政府的薪俸並非女王的私產;除了她的個人辦公室,她也無權請或炒任何一個人。但香港人卻甘於認她為「事頭婆」,既顯示了女王的地位,同時也非常接地氣,暗示了這是一個「自己人」。畢竟茶餐廳老闆娘也被稱為「事頭婆」,這就是英女王在港人心目中形象的奇妙彈性。

這稱呼就像「肥彭」,不會覺得有任何不敬,反而有拉近距離的街坊感覺。但沒有香港人會稱呼李家超為「矮李」,因為那連自己人也不是。至於以「肥習」形容習近平,更可能違反國安法,切勿仿效。

在舊香港,女王像無處不在,郵票是女王頭,銀幣是女王頭,所以付錢請人,理論上也要請出女王本尊。所以看見女王,就想到米飯班主,就算不是公務員的香港人,同樣將女王當作「事頭婆」。這一層次的意思,親切之餘,又多了吉利、財神的概念。

但假如新年看見林鄭月娥拜年,只會覺得「大吉利事」。

到了主權移交後,特別是《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新香港」忽然由自由主義變成由上而下的法家治港,但改不了人心。

沒有香港人會叫習近平「老細」。

真香港人會叫他「維尼」、「翠翠」,前者還只是形似,後者則是反映了心底期望。而這兩個名字,在牆內,都已經變成敏感詞。而牆內小粉紅則對「今上」掀起個人崇拜,習近平一上台,就出現「習大大」稱號。有麼有香港人私下由衷叫他「習大大」?心照。

就算是深藍的香港人,心底裏都不會認為習近平是自己的「大老細」,也不覺得此人是「自己人」。那他們背後怎樣稱呼?太危險,不敢說,只能請大家自行意會。

▶️延伸視頻:懷念英女王零距離訪問香港愛民邨:為何英國人做到的,中國人做不到?八大結構性原因解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SI9dOa8uIk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