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rtists Posts Import Register

Content

英屬香港島對維多利亞港對岸的九龍半島拓地,雖然有英軍在當地正式割讓前的非正式進駐,但主要由《北京條約》正式落實,相對來得公開、直接。其實大英帝國在香港的「姊妹港」新加坡,也有過類似操作,足以反映殖民政府、特別是海島國家英國的濃厚國際港口外交思維。

新加坡於1819年開埠,幾年後的1826年,英國就將新加坡和馬六甲、檳城三個港口合併成「海峽殖民地」,後來一度再加入霹靂天定港(Dinding)和今屬東馬沙巴的納閩港(Labuan),這個編制存在到1946年的二戰之後才瓦解。它組成的原因之一,就是方便大英帝國統籌馬六甲海峽航道和商貿分工,而海峽殖民地出現的導火線,就是英國與荷蘭在1824年簽訂《英荷條約》,獲得馬六甲為殖民地。換句話說,對大英帝國而言,「海峽殖民地」是一個拓地實驗,三地雖然陸地上互不連接,但海域上卻共同承擔同一戰略性功能,對英國鞏固遠東貿易,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海峽殖民地和香港同氣連枝,其實就算香港要加入海峽殖民地,也不是天方夜譚,例如一度屬於海峽殖民地的納閩港,就曾經是香港送走囚犯的目的地,可見這些英國治下的港口之間一度關係密切,合作分工。不少港督來香港前後,都曾在海峽殖民地任職,兩者不少經驗都是互相借鑑,例如第八任港督軒尼詩來港前的第一份殖民地部外派工作,就是當納閩總督;第十七任港督金文泰離開香港之後,則是以香港管理華人的良好政績,被派到海峽殖民地當總督。

而即使是新加坡本身,也有屬於自己的小型拓地歷史,雖然來得相對低調、迂迴,影響卻延續至今。

新加坡扼守的馬六甲海峽外海,有一個名叫白礁(Pedra Branca)的小島和鄰近島礁群,面積只有0.008平方公里,想當於世上最小主權國家梵蒂岡面積的1/5,但地理位置重要,可以用來涵蓋馬六甲海峽的整片海洋為內海。在柔佛蘇丹國蘇丹把新加坡割讓予大英帝國之後,理論上,白礁依然屬於柔佛管轄。不過柔佛不久又成為英國保護國,議價能力大減,其後英屬海峽殖民地居然自行在白礁興建燈塔,以宣示對鄰近海域的實質控制權。燈塔建成於1851年,並歸新加坡政府管轄;到了一百年後的1953年,柔佛政府才正式照會,說放棄白礁主權。

新加坡獨立後,馬來西亞一度嘗試在海牙國際法庭為白礁主權打官司,結果國際法庭經過經年累月的審議,判決新加坡擁有白礁,但罕有地作出了政治妥協式附加判決,讓馬來西亞擁有附屬白礁的中岩礁(Middle Rocks),至於鄰近還有一個小島礁南礁(South Ledge)的主權,則被判由新馬兩國進一步協商,總算終結了新加坡拓地這個國際公案。因此新加坡今天依然扼守馬六甲海峽咽喉,而且對區內海洋資源有不少話語權,這方面的記述,可以參考全程負責談判的新加坡外交官許通美(Tommy Koh)的第一手筆記。

當年英國從新加坡凌空拓地白礁,大約和香港島拓地九龍的討論時間軸相若,前者是為了鞏固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後者則是為了化維多利亞港為內海,可見英國人的地緣政治戰略思維,從來有其一貫脈絡。根據新加坡拓地白礁的經歷,我們可以大膽假設,就算沒有1858年的英法聯軍之戰,駐香港島英軍也會逐步在九龍半島確立實質控制權,而在1860年前,九龍半島確實已出現英軍蹤跡,可見大歷史格局之下,很多發展都是難以逆轉的。

Files

Comments

No comments found for this post.